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资金利率难言宽松 流动性紧平稳或成常态

2013年12月30日 07:21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年关将至,资金利率的涨跌和流动性的紧张态势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虽然随着月末因素的逐步退出,和年末财政存款的季节性下降,银行间的流动性紧张有所缓解,短期利率呈现小幅回落的态势。但分析人士认为,春节前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会导致流动性再次收紧,从中长期来看,利率或将重回上升通道。

  但相对于2013年6月份货币市场利率屡创新高,出现所谓资金紧张升级导致A股大跌的情形,分析人士认为,2014年再次出现资金利率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大,取而代之的是紧平稳的长期态势。

  资金利率暂维持偏紧

  临近2013年底,资金市场不可避免地迎来了紧张的形势,银行年末考核的需求、资金回笼,加上机构结账等因素,导致资金需求开始增大。但是,隔夜、一周以及两周资金的利率明显回落。而与短期利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个月及以上期限的回购利率全线止跌回升,出现了短期资金利率和长期资金利率倒挂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前段时间央行一度扩大了逆回购量,市场解读为央行进行流动性的支持,使得银行间市场紧张情绪有所缓解。二是进入12月份,大量财政支出导致财政存款季度性大幅下降,这对流动性是一个正面的支持。所以利率都是略有回落的状态。”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叶丙南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对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初的资金状况,浙商期货宏观分析师陈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临近年底,各家银行都存在存款上的压力。加上不少理财产品即将在年底到期,银行的清表工作需要资金的配合,因此市场资金仍然处于紧张的状态之中。此外,由于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处于高位,特别是在流动性偏紧的状态下,银行还面临存款准备金上缴的压力。”他认为,“资金紧张的状况在春节前后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得到明显的改变,资金利率还可能出现一定的反弹。”

  资金紧张或难重现

  “现在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是3%,十年期国债4.7%的收益率是存款利率的1.5倍。即使和11月初的收益率相比,上涨幅度也超过50个基点。可以看出债市也存在着资金的压力。”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市场对于2013年6月那场来势汹汹的所谓“资金紧张”的情况仍记忆犹新,担忧未来资金紧张是否会再度来袭。

  由于对存款准备金补缴、税款清缴等一系列影响流动性的因素估计不足,应对措施不到位,从2013年5月份至6月底,货币市场利率开始大幅波动,市场资金面出现了罕见的紧张局面。至6月20日,银行间隔夜拆放利率和回购利率均超过了13%,隔夜回购最高成交利率高达30%,创下了历史最高。银行间7天回购最高利率创纪录地达到28%。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遭遇重挫。银行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减少放款,吸收资金;基金、资管机构甩卖股票债券,A股市场出现大跌,从6月初至6月25日,上证指数下跌近16%,创下了2010年以来的低位1849点。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表示,金融体系此前存在信贷空转的问题,资金在金融同业体内进行循环,或流入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对于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的支持性不强。有关决策层一直有意整顿和打击资金空转行为,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因此,所谓的资金紧张,是在外部资金大幅撤回,央行意在调节流动性错配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危机,这种情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难以再次出现,出于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会再出现极端的情形。

  上述银行业内人士也表示,“从2013年下半年以来资金就一直是偏紧的状态,业内相对已经适应了这种情况。估计机构准备都会很充分,所以应该不会太紧张。至于财政存款投放,是常规因素,不会构成特殊性。从央行最近的操作来看,也不会让资金面出现过于紧张的情况。”

  货币政策将稳健偏紧

  虽然资金紧张的情况短期内不会再次出现,但也并不意味着资金面会出现宽松的状态。

  上述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表示,一方面,目前国内的经济回升力度并不明显,今后一段时间内对于防范经济增速出现下滑风险仍是重点,货币政策的配合和支持不可或缺,因此资金面不会过于从紧。另一方面,国内的货币存量偏大,货币的流通性增长较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快于GDP增速,物价上涨存在货币基础,因此物价反弹的压力加大。货币政策适度从紧可确保通胀不突破上限范围。

  浙商期货分析师陈枫则认为,资金紧张的局面以往时有发生,但往往是在报表节点、节假日等时点上,过后便会重回平衡的状态。但是目前资金面偏紧的趋势可能将延续至2014年。央行此前的货币政策报告表明,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促使经济降杠杆和去过剩产能。这意味着流动性宽松的局面不再,货币政策进入稳健偏紧的状态。除非资金出现极端紧张的情况,否则央行不会注入资金缓解流动性,从而加速金融机构去杠杆的步伐。

  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叶丙南则表示,2013年6月份之后,货币政策呈现一个分水岭。政府对于维持偏紧的流动性,抑制地方债务过度扩大的意图比较明显,短期来看至少会维持几个月。从长期来看,由于利率市场化开始加快推进,此前一些被抑制的利率将逐渐反映市场供求,会慢慢上升。如一些企业债券利率,之前实际存在着政府兜底或隐性担保,并没有反映自身的风险溢价。因此从1~2年的中期利率情况来看,应该有一个风险溢价释放的过程。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