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这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此前,10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做出了部署。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这项改革之前,已有部分省市进行了相关试点。
记者在试点地区调查发现,人们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叫好的同时,对配套改革的期待也不少。他们盼望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制订好工商登记改革的配套政策,落实“宽进严管”,让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释放更多红利。
降低门槛增便利
创业成本降低,投资积极性提升,就业岗位增加
“3年前想开一家物流公司,但由于程序太繁琐一直搁置着,如今注册便捷了,1天时间就实现了。”11月20日下午2点,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田分局的工商注册大厅里,韦先生顺利拿到了公司的营业执照。
记者注意到,韦先生领取的营业执照和往常的不太一样: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经营范围这三项营业执照上的“传统项目”不见了。
韦先生告诉记者,深圳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注册公司容易多了。“公司目前商定的注册资本是50万元,资金还没有到位,但不影响注册,经营范围暂定货运代理,如今这项前置审批也取消了,拿到营业执照后就能开展经营了,不用再左等右等,给企业带了不少方便!”
2011年大学毕业后,乔子云进了北京一家设计公司,当起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不过,他依然坚持着大学时的创业梦: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设计公司。由于手头资金紧,这一创业计划迟迟难以落地。“听说要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的限制,对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创业门槛降了不少!”乔子云兴奋地说。
10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明显降低了创业门槛,还提出推进实施年度报告制度、放宽市场主体的住所登记条件、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注册资本实缴登记改为认缴登记等制度。
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浙江永利达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胜特别赞成:“每年企业年检总要花不少时间,营业执照是企业的‘身份证’,有一年公司准备参加采购设备招投标,要求提交营业执照原件,而年检流程还没走完,真是急死人了!现在将年检改为年度报告,公司就不用再担心因年检错失商机了。”
今年上半年,广西南宁市80后小伙李家诚自主创业,申请注册一家养殖类专业合作社,由于材料不全、审批过多,前前后后折腾了40多天才注册成功。“材料反复送,部门来回跑,拿到‘准生证’可真不易”, 李家诚说,现行工商登记制度需要前置审批、对于经营范围限定过多,给不少企业和创业者竖起了一道道“栅栏”,此次改革真可谓及时雨。
“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有利于降低投资者创业成本,刺激投资积极性,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特别是有利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兴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提高商业活跃度意义重大。”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施天涛说。
先期试点效果明显
三季度私企数量和注册资本同比增长31.4%和46%
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其实,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此项改革之前,就已有部分省市进行了相关试点。2009年以来,国家工商总局先后支持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福建平潭、广东等地开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深圳自今年3月开始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后,新设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的月度平均增长率达到7.4%和18.1%,比改革前分别高出6.4和23.1个百分点,截至10月底,新登记市场主体27.65万户,同比增长130%;上海自贸区自今年10月份开始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来,登记时间由10天缩短为4天,新设市场主体数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从全国看,今年第三季度,全国新设市场主体数量、新增注册资本(金)同比增长17.9%和37.6%。其中,私营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增速持续攀升,私营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金)增幅同比达到31.4%和46%。
浙江贝克曼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改革试点中受益的一家企业。传统服装市场波动较大,这家主营纺织服装的公司积极谋划转型,准备开拓物联网项目。原以为注册全资子公司起码要1个月,没想到不到2天就完成了注册。公司副总经理尹燕顺说:“到工商注册窗口咨询,工作人员就告诉我们要准备哪些材料,提交后就不用管了,税务、质监、公安等部门的前置审批全都由工商部门来协调,省了我们不少事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叶林认为,除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此次改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倒逼政府转变职能、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及整个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要求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谁成为市场主体由市场说了算,“市场可以解决的事情,政府就不应该插手,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为企业松绑开路。”
有叫好也有期待
“宽进”之后要“严管”,由事前管理变为事中、事后管理
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企业除了叫好,还有不少期待。乔子云认为,降低创业门槛,仅改革工商登记制度还不够。“如果其他相关部门和政策不配合,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效果恐怕会打折扣。比如,今后如果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放宽了,确实很容易就能注册成立公司,但目前《公司法》对企业注册资本还有要求,企业注册时该听谁的?”
叶林说,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要切实执行,还需要对相关政策做很多调整。比如,在公司注册资本登记方面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限制等,就需要修改《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注册资本实缴登记改为认缴登记后,现行《刑法》中规定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和虚报注册资本罪也需要重新界定。
“如果只是单方面在工商登记开了口子,而后续监管跟不上,会不会出现很多空壳公司?市场秩序会不会混乱?”李家诚希望,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后,工商及有关部门的后续监管能迅速“补位”,让进来的企业能守法、诚信经营。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吴景明认为,“宽进严管”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相关市场管理部门要将入门管理、年检管理等传统的事前管理方式,变为依靠市场、社会和诚信体系的事中、事后管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才能真正产生效果。
“改革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将主体登记与营业监管加以区分。”施天涛认为,应当完善信用约束机制,将有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的“黑名单”,通过信息公开平台公之于众,使其“一处违规,处处受限”,提高企业的“失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