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信用卡优惠促销多 折扣背后谁买单

2013年11月22日 08:16    来源: 金融投资报    

  如今,不少消费者越来越习惯于刷卡消费,因为信用卡不仅能带来积分,还能变成“优惠卡”。层出不穷的优惠活动,让不少消费者直呼“很过瘾”。

  本报记者 陈思源

  无论是出门旅游,还是在超市商场购物,或是在餐厅吃饭,甚至是去影院看电影,只要随手刷手中的信用卡,就能享受到多重优惠。如今,不少消费者越来越习惯于刷卡消费,因为信用卡不仅能带来积分,还能变成“优惠卡”。有入职两三年的80后的小姑娘,为了能在周一至周日七天时间里都可以享受打折优惠,办理了七八张信用卡;也有刚入职的90后的小伙子,为了积分和优惠,办理了三四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可见,银行们推出的信用卡美食优惠、积分兑换等各种活动,确实是刺激了不少消费者办卡的热情。

  信用卡优惠好戏连台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现在有不少银行均推出了刷卡优惠活动。从餐厅吃饭,到商场超市购物,再到影院观影、咖啡促销,刷银行信用卡都能享受优惠折扣。其中,以美食餐饮店的优惠最多,不少信用卡每隔几天就会推出一些满就减活动、打折优惠等,有的信用卡折扣甚至达到五折,这无疑让众多的“吃货”们更有办卡冲动。

  在银行推出的信用卡美食优惠中,各家银行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优惠好戏连台。记者看到,招商银行的周三五折美食日,广发银行推出的周五餐饮特价日等等,确实让不少持卡人享受到美食的同时还能更省钱。

  除此之外,目前工行、建行、农行、广发、平安、中信等9家银行均推出了自助西餐优惠,其中以五折居多,还有少数同行免单折扣。比如,工行持卡人能在不同工作日获得5家自助餐厅对折优惠,建行与4家西餐自助餐厅合作,持卡人一周7天都能获得自助餐优惠,招行与3家西餐自助餐厅合作推出周三五折优惠。层出不穷的优惠活动,让不少消费者直呼“很过瘾”。

  刷卡省钱一族应运而生

  各大银行推出的刷卡优惠折扣活动,自然也是催生出了很多刷卡省钱一族。作为80后的王小姐手上就有七八张信用卡,而谈起信用卡的优惠力度,小王如数家珍,“看电影,中行、邮储很给力;吃自助餐,工行、中信合作店家不少;大众菜馆,交行、广发卡选择余地大,洗车加油,建行卡最实惠……”

  而另一位30多岁的任女士,对于信用卡省钱之道也是烂熟于心。到超市购物,某银行的信用卡就和一家大商场有合作,每月指定日期在指定超市购物,就可以享受刷卡折扣优惠。“家里的日常用品,如毛巾、肥皂、牙刷等,我都会在指定优惠日那天去买,这样就可以省下数百元钱。”纪小姐说,上周末,她请三个同学去某餐厅吃自助餐,用信用卡买单五折优惠,只用了300来元,既实惠又有面子。

  小旷作为90后的代表,他告诉记者,出来工作不到一年,他已经办了三四张信用卡了。“其实我觉得这并不算负担,我有时候在外地不可能带很多钱,所以带两张信用卡在身上很放心,而且我还经常用信用卡帮同事在网上购物或者充话费,然后他们再把现钱给我,我就能为我的信用卡买单,同时我又得到了积分和优惠,一举两得。”

  信用卡打折商家银行谁买单

  信用卡优惠促销让持卡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例如在成都某餐厅就餐,同样的菜品,一般消费者要付600元钱,而与该餐厅合作的信用卡的客户只需付300元钱。那么,这优惠的300元钱,是谁替持卡人买单的?“我们主打大众菜,原本利润就不高,我们自己不可能打那么大的折扣,所以让利打折的部分,大多是银行贴的。”成都某餐饮店老板坦言。

  据成都某银行信用卡部工作人员介绍,每一次信用卡打折促销,其银行都会有一定额度的投入。“例如上一季,我们跟成都一家知名餐饮店搞优惠促销,投了近20万的营销费用。”

  不过,另有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部人士告诉记者,银行也不是每次促销都会给予商家补贴。“银行投入多少还要看合作商家的知名度和品牌,”该人士讲到,一些知名商家,本身客流如云,很多银行都想借此推广自己,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就会选择加大投入;而一些知名度不高或客流量少的店家,银行的投入会相对少一点,店家也会让利一部分,因为双方都需要借彼此的客户来带动销量和刷卡量;也有很多店家会主动找银行来帮助营销,借信用卡客户来带动客源,“这种情况下,信用卡打折促销一般全是店家让利,银行无须投入。”

  可见,信用卡的折扣,商家与银行都有参与为顾客买单,但无论如何,最终获得实惠的是消费者。但也有银行人士也表示,为了既促动消费,又不至于贴得太多,信用卡优惠一般不会超过一季,甚至只有短短几周,而且对消费也会有所限制,比如在跟餐饮的合作,大多信用卡都会规定,“酒水海鲜除外”,或是在促销章程里规定,“额度有限,早到早得”等等。因此,上述银行人士提醒,消费者在刷卡消费时也应当理性对待,不能为了优惠而消费。


(责任编辑: 郑海斌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