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中共三中全会已闭幕,5000余字的公报摘要也随之公之于众,并立即引发“解读井喷”,而“机会”与“红利”是解读公报的两个热词。三中全会究竟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究竟会是哪些行业能在接下来的大改革中获得红利,成为关注焦点。
专家认为,文化、军工、环保、教育与医疗五个行业最为看好。
在全会公报中,共有19处提及“文化”。
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概念,并指出将完善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开放度。在此大方向下,我国文化产业势必迎来重大利好,发展空间引发了市场无限遐想,未来文化传媒板块受到政策红利影响将逐渐走高。
目前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关键期。如何才能把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是文化主管部门必须思考的问题。数据显示,2013年1月至9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018亿元,同比增长39.4%,高于全社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个百分点;1月至9月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64.25亿元,同比增长34.86%;上半年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突破50亿元,较去年下半年增长135.3%。
此次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对此,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表示,文化产业是我国进行文化产业改革的主线,目前已经获得了一定成果,60%以上的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已经完成转企改制。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快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并激发改制单位的市愁力。
对于后续改革问题,中信建投在其研报中分析称,之前的文化体制改革主要是要重塑国有文化市场主体,重点就是解决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问题,有三种改制措施:一是分离改制,即将广告、印刷、发行、电视剧等一般节目制作部分分离出来,转制为企业,市朝经营;二是整体改制为企业;三是一步到位,直接进行股份制改造,相关龙头公司有望从中获益。
观察家们从公报中看到一组全新的对应的提法,分别是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这是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二元属性进行明确区分和定义。对文化生产经营体制、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提法,反映了执政党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市场地位的更加清晰的确认。”观察家们认为,文化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红利将逐步释放,市场化的推进和创新方式将给这些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因而会给市场带来一些投资机会。更有业内人士乐观地判断,“文化产业将百花齐放。”
军工业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三中全会公报还提及了几个并非完全与经济相关的改革领域(如国防改革),其中超过300字的篇幅与国防/国家安全相关,并宣布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目标是通过深化国防改革建设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公报提出,要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这其中值得品读的亮点不少,最突出的当属“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提法,这意味着未来高度独立的国防及军事工业体系有望加快民间社会化发展步伐。
对此,一位平安证券分析师分析,从中国已上市军工企业的情况看,净利润率(2012年平均为3.5%)低于全球同业(如美国军工企业均值为5.0%),国防改革对中国军工行业而言是一项积极进展,这有助于推动军事装备的长期采购需求改善。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中,军工行业改革可以从三个维度把握:一是军品定价机制和采购机制改革,这是决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销售的方向性转变;二是军贸政策改革,这将是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军工订单的重要支撑;三是国有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国有资本证券化,这将在资本层面为相关公司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