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P2P平台乱象:承诺回报挑战监管政策

2013年11月08日 07:4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绝大部分网贷平台以本金保障乃至本息保障的方式承诺回报

  ——兼谈对P2P模式的几点认识

  编者按:互联网金融炙手可热,引各大金融机构、互联网大佬,乃至创业者竞折腰。野蛮生长起来的P2P一直备受非议和诟病,上月有15家P2P企业倒闭,20家陷入兑付危机,P2P企业又被推上风口浪尖。表面火爆暗埋风险的P2P行业接下来路怎么走,该是监管部门、业内专家及实践者合力去寻找良策的时候了。

  “互联网金融”一词,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仿佛就在瞬时之间。这种感觉就像我们迅速结识的一个美女,从认为她高端到断定她庸俗往往只需很短的时间。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化让人们产生一个错觉:这个行业的爆发其实刚刚开始,但好像所有人都已经把它琢磨透了。

  实际上,“互联网”和“金融”之间蕴含着一种内涵的冲突,因为互联网洋溢的是一种乌合之众的自由精神,而金融是充满制度约束的,它饱含的是一种严峻理性。所以,整体上而言,前者是限制性最为宽松的一个行业,而后者是限制性最为严格的一个行业。

  荒谬、野蛮中生长起来的p2p乱象丛生,其中之一便是:绝大部分网贷平台以本金保障乃至本息保障的方式来承诺回报,这种行为疑是对监管政策的挑战。

  荒谬性中成长起来的典型

  P2P的借款端和出借端构成了一个独立的二元结构,隔离制的设计很好地对冲了其本身具有的荒谬性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网络借贷P2P就是在这种荒谬性中成长起来的。所谓P2P,是“peer to peer”的简写,直译即“个人对个人的借贷”。这种借贷行为古来有之,远在银行成立之前,它很可能是最早的金融行为。它在互联网上的表现形式就是,一个借款主体和多个出借主体通过网站平台的撮合,完成借贷行为。它与传统的民间借贷最大的区别在于借款人和出款人之间是不认识的,甚至是严格隔离的。这种隔离制的设计很好地对冲了其本身所具有的荒谬性。我们如果觉得一个人上身穿西服下身穿短裤很荒唐,那么解决之道就在于我们只看他的上身或者下身就行了。

  对于P2P而言,借款端和出借端构成了一个独立的二元结构。于是,一个主流的P2P模式就是这样的:借款人向网站平台发出借款请求,平台对借款人的信用资质进行科学有效的审核评估;借款项目一旦通过平台的审核,就被迅速地推向网络上面大大小小的投资散客。前者是高度理性的或者说是金融的,而后者是高度盲从的或者说是互联网的。由于严格的双边隔离,借款人的信息展示实际上就是平台所指定的借款人信息展示,与其说出借人相信的是借款人的信用,不如说出借人相信的是借款人的信用展示的地方,即平台本身。

  由此,大部分出借人并不关心他的钱借给了谁,他们一般默认只要平台上展示的项目就是可以投资的。从统计上看,出借人的投资行为往往也是本性的展示,比如美貌者更容易借到钱,貌丑这更难于借到钱等等。

  P2P挑战监管政策

  P2P的创业者希望让网贷继续野蛮生长,发展壮大后再进行监管,以防互联网巨头抢占地盘

  借款端的高度理性只是一种假设,高度理性同时意味着高度的风险管理技能和高度的道德自觉。而在当前P2P行业监管缺失的情况下,P2P行业的介入门槛低,大部分的P2P平台风控能力不佳,导致坏账率飙升,直接威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和平台自身的安全。同时,没有外在的道德约束,很多P2P平台通过虚构借款人和借款项目,为自己融资甚至诈骗。

  自今年9月份以来,频现网贷P2P平台关闭事件,主要系以上原因。此外,为了实现出借人对网贷平台的盲从,绝大部分网贷P2P平台都以本金保障乃至本息保障的方式来承诺保本甚至承诺回报,直接挑战监管政策。这都是目前中国式网贷P2P平台所存在的乱象。

  那么,所有的乱象都引向一点,就是呼吁管理层的监管。对于这一点,P2P平台的创业者其实也是顾虑颇多。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引入监管,清理行内的害群之马,同时为行业正名,P2P行业因此可能迅速崛起;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一旦监管政策出台,各占据垄断地位的互联网巨头可能因此重兵杀入P2P行业,侵占目前其所拥有的小地盘。

  互联网大佬一旦进入网贷领域,其可怕程度远胜于传统企业的垄断。由于极为低廉的交易成本,互联网企业很容易形成“赢者通吃”的垄断局面,它不仅具有天然的垄断本能,同时具备极强的扩张性。它完全可以坐视创业者们前仆后继地进行各种创新,等到创新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后,迅速杀入“一举歼灭”,而不用付出任何创新试验成本。

  比较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法治环境完全不足以威胁它们的垄断地位。所以,P2P平台的创业者们倾向于管理层能够容忍网贷的继续野蛮生长,给他们一个壮大的充裕时间,然后再行监管,以便他们能够和各巨头充分的竞争。

  大数据仅仅是辅助

  拥有大数据资源的阿里小贷、京东供应链金融等,风险控制手段其实也非常传统

  网贷P2P平台能够颠覆传统的借贷金融吗?这是目前争议比较激烈的问题。从余额宝、百度百发等等来看,互联网也只是拓展了金融产品的销售渠道。或许我们可以认为互联网能够颠覆金融的渠道,但是它无法颠覆金融本身。虽然互联网进入了一个去中心化的时代,但人人是专家的领域只存在于那些专业性并不很强的职业里,比如摄影、文字工作等等。而传统金融所强调的风险管理能力、资产管理能力、投资能力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一点很难被解构。人们或许认为,网贷P2P平台将通过大数据的运用彻底颠覆原来的信用审核模式。然而,从现实的观察来看,首先,目前传统的审核模式也是基于各种各样的复杂数据,比如合同、流水、征信等等;其次,目前拥有大数据资源的阿里小贷、京东供应链金融等,风险控制手段其实也非常传统,也是围绕着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质押做文章,而大数据仅仅是一种佐证或辅助。

  (吴海生 作者为普天贷创始人)(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