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究竟是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见仁见智。在很多行业和领域,行政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也是众说纷纭。日前,有消息称,工信部递交给国务院审批的有关奶粉行业兼并重组方案近日已形成初稿,计划在2018年12月底前使国产品牌最终只剩50家左右,而目前全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有127家。
初一看这个消息,感觉是好事,以企业数量决定市场容量,解决对资源的过度掠夺,减少恶性竞争。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这是不是又是一个行政干预市场的行为呢?我们似乎一直在纠结一个事情,那就是对市场经济的管理究竟该是数量管理还是质量管理,究竟是法制法规监管还是行政强行摊派?举个例子,在美国,类似于乳制品企业的监管,也有很多部门,比如农业部、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食品安全办公室、卫生与公共服务部以及环境保护局等,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也很多。但是,美国是绝不会先给全国的奶粉企业设置一个数字限制的,这种设置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他们更多是依靠制度来进行行业准入,只要合规合法,都可以经营,至于赚不赚钱,那是企业行为。
但在中国,人为为一个行业设定几个企业的准入制度情况并不少见,而且折腾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当年的电信行业为了市场竞争,把只有一家的电信分成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然后又成立个中国联通,加上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等多家企业,好不热闹。但是随后发现,各家企业业务重叠度非常高,重复建设严重。于是,有关部门大刀阔斧地拆分,先南北拆,然后又合并,最后只剩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那么,这样一种行政方式固定下来的市场是不是真的就避免了恶性竞争呢?完全不是,这三家企业对内要面临恶性竞争的压力,对外又要背负垄断的骂名,两头不讨好。现在,又在酝酿民营资本可以进入电信领域,当初分是为了行业良性发展,后来合是为了行业良性发展,现在继续分或者放开是为了行业更好地良性发展,合合分分开开关关。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有关部门喜欢搞这种行政性的市场干涉呢?原因无外乎几个。一是市场本身的监管机制不严格,法规不健全或者执行不力,无法以完全的市场规则来约束企业行为;二是管理者本身也是经营者,在一个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监管的过程中难免厚此薄彼。第一个原因好理解,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监管滞后是通病,我们缺乏事前监管,事后惩处又高举轻放,让很多企业有空子可钻。如果市场没有一个严格的制度篱笆,肯定有人要投机取巧,甚至会铤而走险。比如著名的三聚氢胺奶粉事件,三鹿集团和当事人又为此承担了多大的社会和经济责任呢?被三元集团收购了,企业照常经营,因为这里面还牵涉到很多其它问题,不能一关了之。
至于第二点,则比较隐性。为什么在中国有很多垄断行业与企业,有很多高门槛的行业准入?监管部门不知道吗?知道的,但又不得不为之。因为监管部门与这些垄断企业背后的利益是一致的,管理者本身就是经营者。电信、移动、四大行、中石油的大股东是谁?大家可以琢磨一下,为什么垄断行业可以有如此的高利润?民营资本为什么在金融、电信、石油等门前苦苦徘徊而不得进入?这里面,行政保护的色彩是很浓的,可以说,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到了现在,阻力最大的就是垄断行业,而所有的垄断行业,其数量化管理的形式又是最突出的。
因此,即使奶制品行业不存在很多国资背景,但仍以数量来进行准入,只是一种惯性管理模式的延续。既然我们没办法用法律法规来让市场净化,只好先从数量下手,以量化进行管理,这样做最简单,只有50家企业,肯定比几百家企业出事的概率小。但如果我们按这个管理模式延续,那所有行业只需要10家企业最理想,好管理。这样做会不会形成新的垄断?哪些企业可以入围?以后的监管方式是行政还是法律法规?这些都是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