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管理特征凸显 “关系管理”是非正式制度

2013年07月31日 07:41   来源:国际金融报   ■ 赵怡雯 姚以镜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分量越来越重,源自西方的管理学也开始更多地关注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然而,有学界人士将中国的“特殊性”放大,认为中国管理研究与西方管理研究有很大区别。但是,作为中国管理研究最具权威性的世界级学术研究组织,IACMR(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的教授们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的管理学研究绝不是独立的一部分,而是和西方的学术研究互通的。

  中国管理特征凸显

  7月21日至24日,IACMR管理研究方法研讨会在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在此期间,包括两位美国管理学会前主席在内的13位世界级的专家给来自世界各地的121位学员进行了管理研究方法的严格培训。其间,《国际金融报》记者有幸专访了IACMR的创办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管理学家徐淑英教授。

  谈及创办IACMR,徐淑英告诉记者,中国情境下企业组织与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离不开世界这个大背景,走国际化之路是必然的,因此非常需要IACMR这样一个可以为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学者与国外管理研究学者提供思想与经验交流的平台。

  IACMR始创于2002年,而这个组织真正“红火”起来却是最近5年的事情。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它突然迅速崛起呢?对此,徐淑英坦言,其实国际学界开始注重中国的管理问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但由于起初中国的学者们更多地只是学习模仿西方的研究方法,加上很多中国特色的东西无法翻译成西方语言,所以中国的管理研究与国际的交流一度停滞。而近五年来,通过IACMR的不断努力以及中国对于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管理特征的文章,例如“阴阳”管理等,西方开始更加关注起中国的管理研究理论来。

  中国管理学与世界相通

  当今,有学界人士认为中国的管理学研究有其“特殊性”,与世界管理学研究有着较大差别。对此,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守明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强调,“中国的管理学术研究绝对不是与世界分割的,而是互通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没有国界的。”

  在中国企业的管理过程中,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便是对“关系”的处理,这也被称之为“关系管理”。“关系管理 ”虽然是中国特色,但国际上用制度理论与方法来看待这个“关系”问题,将“关系管理”转化为非正式制度的一种,即用国际上通用的理论阐述了“中国特色”的东西。

  陈守明强调,学习国际上规范的管理研究方法可以让中国的管理学术研究更快地进步,更多地受到国际认可。对于国内商学院而言,管理学术研究必须立足高起点,融合中西学术的研究精华,加强中国管理研究的严谨性。

  管理教学体制需改革

  那么,当前中国的管理学术研究和西方的最大差距在哪里?徐淑英告诉记者,学术研究比如案例研究等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但中国学校的制度环境不太能允许教师进行如此长阶段的研究,这方面是比较遗憾的。

  谈到商学院中中西管理学教授的差异时,IACMR现任主席陈昭全教授向记者指出,“并不是说西方的教授就一定比中方教授好,造成两者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制度问题。”以中美商学院的制度为例,首先在聘任制度上,美国研究学院的聘用是经过五六年的试用和评估之后才决定是否终身聘用,而教授工资则是固定工资加上奖金,一般固定工资十分可观;而中国的教授往往基本工资被压得很低,其他方面则根据论文发表数量等个人成就来逐步增加奖金,因此教授往往将心思都投在了个人成就上。

  另外,在教授参与教学治理的问题上,中美之间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在美国,教授们会成立不同的委员会,包括常任委员会和暂时委员会,学校的任务也会下达到委员会,因此教授可以在学术领域享有行政决策权,发现问题可以马上得到解决。而中国商学院的教授往往没有决策自主权,失去了主人翁意识,这是中国未来学术治理体系需要改革的一大方向。


(责任编辑:韦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