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目前唯一一家获准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专业子公司的金融租赁公司,交银租赁董事长陈敏希望依托自贸区的“政策红利”,实现在国际市场自主发债融资。
10月15日,陈敏对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记者表示,在上海自贸区筹建的专业子公司有望于年内开业。
除在国际市场上自由融资,陈敏还希望自贸区能够突破一些原先已不适合租赁行业发展的政策,希望以金融租赁公司设立的专业子公司为主体在境外设立机构;放开政策与国际租赁公司同台竞争;海关、法律、税收等政策方面进一步支持行业发展。
交银租赁近年来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70%,目前交银租赁资产规模862亿元,其中航空方面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航运方面租赁船舶登记超过100条。陈敏透露,“未来3年之内,交银租赁目标是飞机机队超过100架,下采购订单超过100架。”
子公司有望自主发债
“自贸区专业子公司争取在年内开业,主营航空航运业务,计划在2016年,航空航运经营租赁占比整个公司业务30%左右。”陈敏认为,获批在上海自贸区筹建专业子公司,可提升整个行业体制及机制创新。“自贸区内的专业子公司从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离岸机构的性质,有助于学习国际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从国际先进经验看,很多通过管理资产、处置资产来提高盈利能力,真正做出了行业特征,通过对物的管理和把握来获得比传统的融资租赁更高的资本回报。”陈敏介绍道。
自贸区内专业子公司将可能被允许自主发债,今年3月,交银租赁曾在香港发行5亿美元债券,不过仍然依托集团。
“未来,自贸区专业子公司将直接作为发行主体,效率会更高,业务运作也更直接。”陈敏表示,“但能做到何种程度无法预期,即便能做也不排斥利用国际上其他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海自贸区内注册的融资租赁公司可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之内,交银租赁航空租赁部总经理李玲认为,这意味着今后在国内制造的飞机、轮船出口过程中,承运人和租赁公司可同等享受这项政策。
陈敏称,专业子公司的设立需要交银租赁改变原先的经营理念和内控,以适应行业的新变化,管理层更需思考事关行业生存的战略。而专业化运营,相应的组织架构、流程、风险识别控制应有别于商业银行。
外汇政策掣肘国际化业务
在陈敏看来,按上海自贸区“贸易投资便利化、跨境融资自由化”设计思路,一些已经不适用于金融租赁公司的政策限制将会逐渐破除。
“以金融租赁公司为主体能否在境外设立机构?能否在国际市场上自由融资?现行政策下与国际租赁公司缺乏竞争优势,海关、法律、税收等方面有进一步支持行业发展的空间。”陈敏表示。
陈敏指出,若不能以金融租赁公司作为主体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将使得国内租赁公司在与国际租赁机构竞争上,处于不平等地位。另外,外汇管制也限制了租赁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发展。
“机船租赁业务中很多承租人都是国际公司,融资、结算都需外汇,这方面是我们的短板,现行框架我们不能在国际市场上自由融资,造成外汇债务成本和国际脱轨,不具备竞争优势。”陈敏称,“期待今后上海自贸区子公司的运作,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发行相应的债券,向国际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甚至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