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0月9日电 (记者 姜煜)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等金融领域的改革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头戏”,此间外资银行分析人士认为,在三年时间里,上海自贸区将达到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兼容”。
澳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对中新社记者分析称,上海自贸区意在推动更加市场化的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以方便资金跨境流动,并最终实现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上海自贸区传达了自由市场的精神,人民币可完全自由兑换、利率将实现市场化、金融资产也将按照市场价格估值。
“在长达30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仍然严格控制着资本流动,人民银行也仍然对利率实行严的管控”,刘利刚说,“上海自贸区这一系列目标具有强烈的‘破冰’意义。”
恒生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其实中国内地早在20年前就已经开始推行利率改革,其总体原则为先放宽货币市场利率而后商业银行利率、先开放贷款利率而后存款利率,以及先改革外币利率而后本币利率。
该报告分析称,中国进一步解除利率管制不仅有助金融机构有效按照风险调配资金,亦有利于增加个人收入及促进消费。自贸区有关金融的试验措施表明中国利率改革的未来路向清晰,按照现时中国不断改善金融基础设施的状况来判断,中国可于三至五年内完成利率改革进程。
分析人士认为,上海自贸区也将是人民币的交易中心。星展银行经济师梁兆基对此表示,理想的人民币区域中心应该配有健全的金融基础建设和具有积极正面的国际形象。
他称,未来中国金融基础建设的进一步改善,将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多人民币使用的选择,而要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人民币交易,中国还需要提高其法律基础建设,法律必须是透明化的、一致性的,并能为外国人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