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期待已久的上海自贸区呱呱坠地,而在27日印发的上海自贸区的总体方案也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自贸区的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个方面,在总体方案中都一一梳理清晰。除此之外,总体方案中《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更明确规定了6大服务领域18个行业扩大对外资的开放措施,也成为市场挖掘自贸区投资机会的“指导书”。在此背景下,《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以其专业的角度为读者梳理出自贸区掘金图。
金融行业:鸣枪开跑首批落户者潜力大
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将帮助国内银行突破现有业务格局,对未来全国金融改革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性意义,值得关注的公司有: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等。
自贸区提出伊始,金融创新就被放到了最为重要的位置。日前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让市场目光聚焦的金融业方案也正式明确。方案中提出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将帮助国内银行突破现有业务格局,对未来全国金融改革,对利率汇率市场化建设及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性意义。而对已经“落户”的首批金融机构,均能在其业务上带来实质性利好。
租赁业务困局打破
在方案中,金融业的具体开放措施被分为三类。其中银行服务开放措施具有两点,一是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在条件具备时,适时在试验区内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二是在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允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开办离岸业务。在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方面,其开放措施主要为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而在融资租赁的开放措施分别为,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以及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
对于本土金融机构而言,业内人士把目光聚焦到了方案中提及的“允许中资银行开办离岸业务”,以及融资租赁业务上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自贸区内有更加优惠的贸易投资政策,投资容量十分巨大,具备很强的市场潜力,任何一家银行都想要去分一杯羹,中资银行在此开办离岸业务将对提升经营水平、盈利能力,都具有很好的带动作用。而金融租赁方面,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融资租赁业务国际化拓展速度非常快,境外飞机租赁等业务成长性好,自贸区的建设将打破曾经需通过其它的国家或地区绕道来开展境外租赁业务的困局。
中资银行更有优势
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25家企业、8家中资银行、2家外资银行获准设立自贸区支行,1家金融租赁公司获准设立自贸区专业子公司。而这11家金融机构分别是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浦发及上海银行等8家内资银行获设自贸区分行,花旗、星展等2家外资银行获设自贸区支行;交银金融租赁获设自贸区专业子公司。
多位券商分析师表示:“率先受益的必然是首批获准落户的金融机构。”而在上述11家金融机构中,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会有怎样的发展格局?郭田勇认为,外资银行本身在境外业务上具备传统优势,也擅长金融产品创新等,而中资银行在客户关系积累方面要强于外资行,所以后发优势会更强。
而这些中资银行中,多位分析师认为,浦发银行(600000)和交通银行(601328)是上海本地银行,特别是浦发银行已经在自贸区开设分行,被认为最受益。其中东方证券研究员王轶认为,作为国内4家已获得离岸业务牌照的银行之一,浦发银行在过去十几年已积累了多数同业所不具备的经验,本次获得首批自贸区试点银行资格其先发优势将进一步增强,由于具备本土优势和较高的上海业务占比,浦发有望成为自贸区业务最受益的银行。
航运行业:先天优势受益将最为确定
拥有航运先天优势的上海,开放航运后将提升物流的集聚效应,与港口相关的物流、开发、仓储企业均将受益,值得关注的公司有:上港集团、外高桥等。
在上港集团(600018)的强势上涨中,市场将目光聚焦到了自贸区概念的相关细分领域——航运服务。实际上,拥有航运先天优势的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成立在业内人士看来,将极大程度地推动其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进程。而在自贸区推动过程中,其覆盖、涉及的相关行业里,航运将是最为确定的受益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也将引来较为确切的利好。
进一步开放上海航运业
可以看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中,对航运业,其明确提到将在远洋货物运输领域以及国际船舶管理方面推动开放措施。其中,对远洋货物运输,其将放宽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国际船舶运输企业的外资股比限制,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管理试行办法;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者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在国际船舶管理方面,则将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等方面内容。
对此,券商多位相关行业研究员就上述细则表示,放宽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国际船舶运输企业的外资股比限制后,外资或可控股境内航运企业,但股权放宽的程度还需看自贸区出台的进一步细则。民族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李磊又认为,“非五星旗船”相关开放措施是指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不在中国注册的船舶也可进行外轮捎带业务,如某艘已执行国际航线的外贸进出口集装箱船在大连港口靠岸后上货,开到上海港口卸货。
港口企业迎来发展
上述措施虽然多为涉及对外资的放开,但从整体来看,这将显著提升物流的集聚效应。业内专家指出,伴随我国的产业升级,免税和自由港将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从而带来更多的航空货源,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浦东机场的航空货运枢纽港地位。辐射范围更将跨越园区,惠及整个长三角区域,使上海真正成为东北亚贸易和物流枢纽的平台。
在此过程中,与港口相关的物流、开发、仓储企业均将受益,相关的上市公司更将率先进行反应。其中,拥有洋山港一、二、三期码头资产的上港集团,在自贸区概念股开始反应伊始就表现出强劲的上涨动力。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其的上涨说明了市场对于其受益逻辑的认可,以及未来发展预期的良好展望。
除了上港集团,作为自贸区开发主体唯一上市公司,外高桥(600648)被海通证券(行情 股吧 买卖点)研究员涂力磊认为未来三年公司将重点开发港务区、物流区、森兰中块和南块国际社区在内的自贸区一期项目,以实现“产城融合”。其对照香港自由港政策下生产要素价值重估,预计未来公司资产价值将显著受益自贸试验区推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