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风格切换仍属存量资金博弈

2013年09月16日 07:11   来源:中国证券报   龙跃

  8月26日以来,沪深股市运行格局发生明显变化,热点从新兴成长股向题材股和大盘蓝筹股快速切换,一轮牛市行情呼之欲出。然而,从资金流向的角度看,无论是近三周还是上周数据都显示,尽管指数明显走强,但资金均呈现净流出的格局。换句话说,至少目前看,风格切换并未显著吸引场外资金入市,市场存量资金博弈的性质未变。由此看,仅仅基于蓝筹题材化或者经济难以阶段证伪下的短线思维,尚不足以支撑反转式行情的出现。

  资金流动周期成长两重天

  在经过长达7个月的震荡调整,以及“8·16”事件等偶然因素的冲击后,沪深股市的运行格局在今年8月26日发生了明显改变。

  8月26日以来,市场改变了今年以来创业板等成长股大幅上涨,而其他股票持续低迷的局面,主要体现为三点:其一,基于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的预期,上海自贸区、农业土地流转、金改等主题概念股相继走强;其二,伴随8月经济数据回暖以及题材炒作的蔓延,沉寂已久的周期股开始明显活跃,银行、保险等“大象”股突然出现了脚步轻盈的上涨;其三,随着题材股和周期股的联袂走强,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一大批此前强势股开始筑顶回落,部分个股股价明显调整。

  显然,最近三周的A股市场发生了明显的风格转换,而资金流向对这一变化反映得更加清晰。统计显示,8月26日以来,从申万二级行业的角度看,资金区间净流入额最高的五大行业分别是银行、证券、保险、铁路运输和汽车整车,其净流入金额分别为44.26亿元、16.31亿元、15.83亿元、4.19亿元和2.88亿元。不难发现,上述行业具备三大共同特征:一是均为周期性行业,二是今年以来股价整体表现低迷,三是股本规模相对较大。与之对比,8月26日以来资金净流出最为明显的五大行业,则均为今年以来表现强势的品种,包括:计算机应用、通信设备、网络服务、中药以及化学制品。

  可以说,伴随市场近三周出现的风格转换,资金流动发生了较大变化,更具体地说,资金从新兴消费类成长股大幅流出,而持续涌入以银行为代表的周期性蓝筹股中。

  存量博弈吸金能力待加强

  大盘蓝筹股的崛起,给人以“小牛渐露尖尖角”的感觉,不少投资者都开始对反弹甚至反转行情重归乐观。尽管大盘明显上涨,蓝筹股也大幅反弹,甚至成交量也开始透露明显积极信号,但至少从资金流动方面看,市场目前并未摆脱存量资金博弈的格局。

  首先,在大盘走强期间,市场整体资金净流出。统计显示,8月26日以来,创业板净流出资金112.09亿元,而上证50成份股则实现资金净流入43.48亿元;但是与此同时,全部A股资金净流出623.23亿元。也就是说,尽管资金在风格板块间有进有出,但与大盘反弹相对应的是整体市场资金大幅净流出的格局。

  其次,行业资金流动出现明显的不匹配特点。在行业资金流向方面,如前所述,资金大幅流出新兴消费类行业,而大量流入周期板块。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流入与流出在数额上明显不匹配。统计显示,8月26日资金净流入前五位的行业,累计吸纳资金83.47亿元,而资金流出的前五位行业则失血217.15亿元。如果不考虑金融服务行业,则资金在行业间流动的不匹配特点会更加明显。

  上述两大数据都在提示投资者,尽管近期市场表现得风风火火,但并未显示出增量资金入场的迹象,市场风格切换至少目前看,大概率仍然是存量资金再配置的结果。

  展望后市,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存量资金博弈的特征不发生明显改变,那么很难寄望本轮反弹行情能够深入展开并持续走高。对于场外增量资金来说,其入市需要足够具有吸引力的理由,而从当前市场上涨的动力看,无论是基于政策预期的蓝筹股题材化炒作,还是基于经济复苏难以被证伪的“吃饭”行情,都不能显示出持久的生命力,也势必难以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场。


(责任编辑:韦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