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火车票通退通签尚未实施破解之道已现 碎了节操?

2013年08月28日 16:03   来源:北京晚报   事业单位员工(主笔 吴楠

  9月1日,火车票全国通退通签业务开通,以往“哪买哪退”规定作古。随之而来的,是阶梯式退票收费规定——退票越早,退票费收取越少。

  规定尚未实施,网友们便已找到“破解规则”,先改签后退票的方式,据称能为退票旅客节省15%的手续费。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样的现实并不鲜见。然而“与规则斗,其乐无穷”的同时,公众是否会反思,总是寻求“破解之道”,是否在消耗不必要的成本?输了节操,赢了规则又如何?

  老实人吃亏

  “破坏规则的人,并不承担带来的损失”

  按照距离开车时间不同,施行阶梯退票费,最高退票费率为开车前24小时之内收取票面价的20%。

  网友给出的破解之法是:假设旅客张三需要退当天火车票,可在开车前先到车站办理改签手续,将车票出行日期改成两天后,然后凭改签后车票再退票,这样只需支付5%的手续费。

  简单几步,省出15%的手续费,相关部门也默认了这一操作的可行性。然而问题并没有解决,都去改签,后几天的乘车人,不就买不到票了?

  贾丹(由于工作原因,经常乘坐火车出差):全国通退通签其实是个挺好的业务,之前大家也呼吁很久了,我觉得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业务的好处。退票收费也不是什么新规定,虽然手续费提高一点,但只是紧急的情况才会支出的钱。我觉得有些网友的反驳没道理,基本原则就是什么都要反驳一下,总之任何规则都是有问题的,收费就是应该越来越低就对了。

  就比如前两年火车票实名制,也有很多人反对,认为实名制麻烦。但事后想想,实名制让黄牛的盈利空间小了不少,有什么不好呢?

  现在又有网友出主意,说为了省钱,退票先改签,再退票。我虽然能理解这种想法,但觉得不应该提倡,媒体也不应该宣传。你这样的操作,实际是给火车售票系统造成负担,也造成资源的浪费,比如你明明要退的是今天的票,你非要改签到后天,那原定后天出行的人,没准就因为你一改签,没及时定上票,这不是损人利己吗?当然,平时运力没那么紧张,可能这种危害显现不出来,到了春运期间,如果大家都这么干,卖票的网站更上不去了。

  现在的问题是,破坏规则的人,并不一定需要承担规则破坏带来的损失。我老老实实地退票了,除了多交15%的钱,有什么好处呢?难道就是保住了我的节操吗?

  当然火车票的问题很多,网友有意见一点也不奇怪。比如大家就会问,既然退票要钱,那火车延误要不要赔钱呢?我觉得相关部门应该给个回应,这样大家的意见就不会那么尖锐了。

  钻空子得利

  “无奈的钻空子多了,就成了习惯”

  公众试图在火车票上寻找“破解之道”,这并非第一次。2013年初,就曾有网络“破解”插件,利用12306网站技术漏洞,为违规者抢票。春运期间,此类浏览器插件曾火爆一时,并最终被相关部门叫停。

  火车票,这也不是国人唯一愿意寻找破解之道的对象。国人似乎有种“破坏”的冲动,总能在最短时间内,寻找到规则的漏洞,并利用漏洞,谋取利益。

  杨女士(2013年初,曾利用“假过境”方式,赴香港旅游):去香港是在春节前,单位总部在深圳有个年终活动,北京这边我们几个人要过去,就一起商量着,顺便去香港玩两天。可当时几个人都没有港澳通行证,想办也来不及了,有同事就出主意说,没有港澳通行证,一样能去香港玩。

  我查了一下网上,果然有相关的攻略,说是用护照,再搞个第三国的签证,出个证明说你是从香港坐飞机去第三国的。这样就能以过境名义进入香港,等你旅游回来,再说行程取消了,飞机没坐上。

  这个方法早就成了进入香港的潜规则了,不仅操作能成功,而且淘宝店家很多在经营这个服务,行程单、签证全由他们搞定,只需要一两百元钱,还负责帮你编瞎话。比如我去的那次,我要去的第三国是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往返行程都是淘宝商家通知我们的。

  不过谁也不是傻子,内地人用这种方法的多了,香港海关也会有所察觉,所以这种方式不能多次使用,据说如果这种行为被记录了三次,就会被拒绝入境。而且我想,那些在海关盖戳的人,在看到我们的行程单那一刻,就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了,从他的眼神里,我都能看出深深的鄙视……顿时感觉我的节操碎了一地啊。

  说国人爱钻空子,找规则漏洞,这个我不反对。但也要两面地看,我认为如果退票不收钱,大家就不会找漏洞;如果去香港不用通行证,我也就不用搞什么假过境了。这种无奈的钻空子,平时钻多了,就成了习惯。什么规定一公布,大家立即就开始想,又有什么空子可钻?

  就这土壤

  “礼崩乐坏”才是最糟糕的

  钻规则的空子,也许是出于无奈,但其结果,并非仅是碎了节操那么简单。

  2013年清明节前后,由于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假离婚”成为热词。通过离婚规避房地产交易税费,一度成为社会焦点事件,南京等地甚至传出离婚登记处排长队的消息。“假离婚”远不止是逃避几十万房屋交易税费这么简单,更打破了人们对于婚姻严肃性的一贯印象。

  类似的实例还有很多,当规则漏洞被一次次刺穿后,“礼崩乐坏”才是最糟糕的结果。

  李昂(化名,北京市市民,企业经营者):我觉得咱们国人确实有破坏规则的习惯,记得我上心理学的课时,老师就说过,中国人的思维就是爱找漏洞。比如老师说,扔一个硬币,不是正面就是反面,底下一定有同学插嘴说,还可能立着……这种思维已经融入血液里了,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但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放大这种思维习惯的土壤。比如“假离婚”,能够节约几十万的资金,诱惑力太大了。这种土壤早就存在,我有一个亲戚,当年为了多分一套房,夫妻两个人就离婚了。现在快20年了,他们还是“同居”在一起,虽然家里人没有提过,但私下都觉得这种行为不太能接受。

  但这个社会中,确实也有很多规则是你没法遵守的。拿我考察过的餐饮业来说吧,北京有很多小餐馆,如果按照严格的卫生条例,恐怕这些餐馆都不合格。因为按照规定,需要的清洗设备,需要多少个池子,都是有数量的。这些规定根本就不符合小餐馆的现实,那怎么办?那我就钻空子呗,私底下给检查人员一点好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那咱们有关部门为什么就不能制定一套专门针对小规模餐饮企业的标准呢?

  还有就是示范作用,老百姓爱钻空子,破坏规则不假。但老百姓充其量也就是过马路不看红绿灯,买车票找一两个黄牛。那些应该起到示范作用的人呢?他们破坏的规则,钻的空子,根本就是老百姓没法触及的,这又怎么说?

  所以漏洞百出的规则,爱钻空子的习惯,其实是一个死循环。它带来的问题,也不是节操这么简单,现如今节操才值多少钱啊?要真想解决这个问题,光埋怨哪一边都没有用。

  【讲述】

  “七千人民币啊,我的节操真不值这么多”

  我钻的最大政策漏洞,应该就是公积金取款吧。因为我没买过房,也没租过房,所以公积金一直取不出来。工作这几年,公积金账户里都有八九万了。我觉得放在卡里也不是个事啊,利息又那么低,所以就做了一份租房合同,我租我爸的房,一次性地把公积金都取出来了,成本是5%,就是租房的一个税金。这种取公积金的手法,已经非常普遍,严格说,这也算不上作假吧。

  ——张宇飞(公务员)

  我前段时间去旅游,搞了张假结婚证。现在很多海岛游,都有所谓的“蜜月套餐”,或者蜜月折扣。比如一顿美食啊,或者一些休闲项目。我报旅行社的时候,他们的员工就主动问我们蜜月时间。按照规定,我们已经超过可以享受蜜月折扣的时间了。然后旅行社的员工就暗示我,可以搞个假结婚证,反正人家国外也不会查。

  听了这个建议,我本来也挺忐忑的。结果听说为了蜜月套餐,有夫妻真去离婚再结婚,我就坦然了。而且我们报的这个毛里求斯游,蜜月折扣值七千。七千人民币啊,我的节操真不值这么多。

  ——罗冰 (IT企业员工)

  前一阵的一件事,让我也开了眼界。我帮朋友送孩子去机场,孩子要过安检,我过不去。朋友不放心,非让我跟着进去,我心想,这怎么可能呢?没想到经商的朋友真有办法,他立马在网上给我也买了一张机票,是6个小时后,当天晚上另一个航班的。这下我顺理成章过了安检,一直送孩子上了飞机。然后我再从安检那里出来去退票,售票的人只问了问我为什么不坐飞机了,我就说有事。结果机票退了,一分钱也没花。我觉得,这种钻空子的法子,一般人还真是想不出来。我这么一买一退,会不会影响一个急着坐飞机的人呢?

  ——王先生(事业单位员工)(主笔 吴楠)


(责任编辑:粟沙沙)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