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经济处在转型和调整的过程中,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控物价是中国宏观调控的平衡术需要转好的四个“球”。经济变局中,众说纷纭,为廓清迷雾,中国新闻网财经频道推出中国经济观察系列评论分析。力求理性阐释中国经济大势,客观梳理当下经济脉络,密切关注经济结构调整,深度解析经济改革和政策动向,以期为读者呈现真实的中国经济。
中新网7月17日电(财经频道 曾会生)日前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报显示,消费对GDP贡献率达到45.2%,但相比去年同期大幅缩水。专家表示,消费对经济的增长功不可没,也有值得期待的远景;中国消费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民生相关领域的消费板块亮点多;政府需要通过改革增加居民收入,强化社会民生保障来减少居民的消费顾虑,真正促消费扩内需。
上半年消费对GDP贡献同比缩水 远景仍可期
15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7.5%,上半年增速为7.6%。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45.2%,拉动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为53.9% ,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为0.9%。从数据来看,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仍然是靠内需拉动的。
“在不是消费旺季的6月份,消费还出现了小幅回升。”首创证券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王剑辉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上半年经济增长平稳,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跟工业生产的放缓相比,消费出现回升、对经济贡献大是好的现象。
但中新网财经频道对比发现,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去年同期缩水近15个百分点,也低于前年同期的数据。2012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57.7%,2011年同期该数据为47.5%。王剑辉判断,随着扩大内需和调结构等政策的推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有值得期待的远景。
统计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76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周景彤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上半年消费的增长比较不错,二季度比一季度还增加了;三季度消费的增长还会比较平稳,甚至比二季度更好。
消费处于转型升级期 民生领域亮点多
“这几年房子和车卖得都比较好,尽管这样,中国从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来看,像汽车的消费仍然有很大的空间。”盛来运表示,中国仍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由吃、穿生存型消费向以住、行、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过渡,信息消费也有巨大的空间,在这个阶段,消费成长的空间还比较大。
王剑辉也对中新网财经频道分析,未来消费领域的亮点会是中下端的耐用品的普及和升级,比如家电和汽车;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提高,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教育、卫生、旅游和文体消费也会有更大的需求。
此外,7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美林美银分析,政府不会直接刺激制造业,而是会把重点放在用于防治污染和促进消费的基础设施上。下半年受益行业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铁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节能设备以及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增加居民收入强化民生保障 释放消费意愿和能力
尽管消费的增长空间大,但最新数据显示,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这意味着居民消费能力或受限。
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49元,同比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低于GDP的增速。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817元,同比名义增长11.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
对此,盛来运表示,尽管上半年城乡居民的收入还在稳定增长,但增收的难度却是在加大。仍然应该出台一些措施,充分考虑居民增收难度加大的情况,确保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王剑辉则认为,通过涨工资来增加居民收入已经作用不大,更多需要通过降低居民的消费和使用成本,通过减少税费和流通成本以及加强社会民生保障来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和能力,消除了“防老防病”的顾虑,居民的收入就会更多用于消费而不是储蓄,从而拉动消费和内需。
对于各界期待已久的收入分配改革,王剑辉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通过资源调节和再分配来促进消费的增长,收入分配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过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得到有力的贯彻落实才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