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我国挺进海运大国行列 兴海强国让航运不再"迷航"

2013年07月11日 09:2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兴海强国 让航运不再“迷航”

  7月11日是我国第9个航海日。航海日的活动主题为“通江达海·兴海强国”。

  作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桥梁,我国海运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程。而今,发展海洋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运已承担起我国90%以上的外贸货物、95%的进口原油和99%的铁矿石运输工作。但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由于整体经济形势影响与自身因素问题,我国航运目前陷入低迷发展,航运企业亏损连连。如何让航运驶出迷航,实现兴海强国—

  主要领域齐头并进

  我国挺进海运大国行列

  中国海运业紧紧抓住市场高峰和发展海洋经济的历史机遇,在品牌企业和船队建设上取得显著成绩,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7月11日是郑和首下西洋的日子,2005年,国务院批准将每年7月11日确定为中国航海日。在此后的几年间,我国航运得到了快速发展。

  港口规模世界领先。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港口增加到29个,其中,沿海亿吨港口19个,内河亿吨港口10个,福州港、泉州港、岳阳港首次进入亿吨大港行列。2012年世界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中,前10大港口中中国占8个,且这8个港口近十年年均增速远高于其他两港。

  内河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初步建成国家高等级航道网络。截至2012年底,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50万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的高等级航道9894公里。

  船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船队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船舶年龄结构、吨位结构和船队结构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船舶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12年底,远洋、沿海、内河运输船舶数量分别达到2486艘、10947艘和16.5万艘,平均吨位分别达到27932载重吨/艘、5959载重吨/艘和568载重吨/艘。

  这些都保证了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发展。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水路完成货运量45.87亿吨、货物周转量81707.58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7.7%和8.3%。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海运企业与机构紧紧抓住航运市场高峰和“中国因素”的历史机遇,在品牌企业和船队建设上取得显著成绩,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我国因此迈入世界海运大国行列。

  航运软实力差距明显

  大而不强凸显“成长烦恼”

  我国的远洋航运业仍然处于成长发展期,竞争力较弱,与关联产业协调合作不够。尤其是在航运软实力上,与海洋强国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与国际经贸密切相关的航运,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持续面临低迷状态。我国航运业也不例外,近两年一直处于“深度迷航”。在全行业遭受重创的背景下,这几年迅速发展但仍处于成长期的国内航运业,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是“成长中的烦恼”,也是航运业由大变强的“拦路虎”。

  专家指出,当前,我国已经是一个海运大国,但还不能算是海运强国。从整体上来看,特别是在航运软实力上,包括海运业政策环境与宏观管理竞争力、有关国际规则的影响力、海商海事法律服务、金融保险等海运服务功能等方面,我国距离航运强国还有很大差距。我国远洋航运业仍然处于成长发展期,竞争力较弱,与关联产业协调合作不够。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航运市场严重萧条,我国远洋运输企业举步维艰。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大山认为,根据发达国家远洋运输业的发展经验,海运产业链的构筑以及国际话语权的提升都是长期积累的成果,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因此,从当前促进我国远洋运输业发展的紧迫性和可行性的角度来看,实施航运扶持政策、创造公平航运竞争环境是改善我国远洋运输业政策环境,促进我国远洋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小文则表示,我国沿海港口部分专业化码头能力仍显不足,同时港口现代化、集约化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迫切需要通过技术改造和作业货类整合,实现技术水平的提升和集约化生产。

  走出困境需借势更需自修

  兴海强国呼唤系统路径

  航运业要走出困境,既需要政策扶持,也需要“借力打力”,关键还是要苦练内功,建立一个相对长期合理的战略布局,调整好资产管理机构

  摆脱困境,需要明确的方向;“兴海强国”,需要系统的实现路径。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指出,针对当前海运业的困难,交通运输部正在研究,希望把海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来加大对海运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专家学者也纷纷对航运业走出“迷途”提出建议。

  有专家提出要“借势”,如抓住服务贸易发展转型契机,发挥壮大海运。“十二五”时期,国家明确提出促进服务出口,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作为中国服务贸易规模第二位的交通运输,特别是其中最重要的海运业发展,应抓住这一契机,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提高整个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政策扶持不可或缺。有专家提出,目前,我国远洋运输在税收、融资、补贴等方面同国际海运发达国家相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因而未来应积极研究实施与国际接轨的航运政策,创造基本公平的国际航运竞争环境。

  同时,要着力改善港口贸易环境,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一步推动上海、天津、大连和厦门等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此外,还要提升航运业自身实力。积极加快港口建设转型升级,未来沿海港口应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港口结构与布局,加快港口转型升级步伐,大力拓展港口功能,建立并保持一支强大的海运船队,树立起大国形象及国际威望。

  “航运业要走出困境,关键还是要苦练内功,建立一个相对长期合理的战略布局,调整好资产管理机构。只有这样,积蓄力量、厚积薄发,企业才能走出困境。”贾大山表示。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