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邢台市栾卸村新民居的一角。
这是栾卸村村民家家户户持有的“四个证件”。 记者 曹国厂 摄
集体资产成了股权,农民变身股东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由集体资产产权不明引发集体资产流失、权益分配不公、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失地农民生存困难等诸多矛盾和问题。为此,河北省沙河市栾卸村自2009年以来通过产权制度改革,集体资产成了股权,农民成了股东,既厘清了“村两委”、村集体经济和村民之间的关系,让集体经济活动及收益分配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又充分保障了村民对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监督权和收益权,使村民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主人,激发了农村、农业发展的活力。
农村产权改革势在必行
栾卸村位于邢台市下辖的沙河市西部干旱丘陵区,目前全村3030口人,耕地4500多亩。现任村党总支书记李长庚1977年上任时,栾卸村是有名的穷村、乱村,人均收入82元,集体资产仅3000元,而各种欠债却高达14万元。
从1977年至1996年,栾卸村先后修渠引水解决温饱,办集体企业一鼓作气实现由穷到富。到1996年,集体企业滚动发展到11家,并逐渐整合为恒利集团,创出“康必得”中国驰名商标,集团年营业收入3.3亿元,利税7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285元。
1997年至2007年间,栾卸村经历了十年治滩,使祖辈头疼的“害河变景观”,并造地200亩;5年绿化荒山上万亩;建成79栋新民居,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到2007年,全村工业生产总值10亿元,集体资产累计达到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98元,比1997年翻一番。
村集体富裕之后,户籍矛盾凸显。李长庚介绍说,村里富起来之后,女的结婚之后户口不愿走,男的娶了媳妇户口进不来,大学生毕业后户口继续想往村里迁,甚至一些已经在城市里工作的栾卸籍村民也纷纷要求户口回迁。
此外,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民靠土地增收致富难度大。村民李志朝家4口人,2亩多地分散在好几个地块。他说,我们这儿十年九旱,村里的耕地大块不足5亩,小块不到半亩,没法实现机械化,也不好犁不好耙,人扛驴驮,种植管理费用大,辛辛苦苦忙一年,除去成本不赚钱,村民几乎没有心思去种田。
栾卸村“两委”班子经过多次研究,认为祖祖辈辈辛苦开垦的耕地不能因为工业发展而荒废;对于户口只想留下或迁回而不愿迁走,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在此情况下,必须合理安排利益再分配。因此,栾卸村土地、林地、集体资产、房屋宅基地等方面的产权制度改革也随之配套跟进。
“份额管理”激发新活力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了解到,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过程中,将土地按人头分亩数、划分地块位置四至的做法,栾卸村采取的办法是:以土地为根本,实行“份额管理”。
所谓“份额管理”,栾卸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经济权益分配,不以人口数为单位,而以“份额”为单位,计算方法分两个阶段:一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二是1983年1月至2008年底。
第一阶段,以家庭户为单位,家庭户迁(原)住栾卸村时为起始年(最早1949年),以1982年底“大包干”分地登记的人口数计算,每户每人每年一个“份额”(比如:一个1949年以前出生至1982年依然健在的栾卸村民,这一阶段“份额”为34份,而1969年出生的栾卸村民“份额”为14份)。第二阶段,以人为单位,按每年在村登记人口数量计算,每人每年一个“份额”(比如:1983年出生的村民可分得“份额”26份,而2008年出生的村民只能分得“份额”1份)。全村以2008年底户口登记人数计算,每个家庭户每人平均最多60个“份额”封顶,超过部分的“份额”不计入。
2009年2月份,经村民讨论、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等民主程序,栾卸村出台了《关于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经济权益分配办法》,将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分为127970“份额(平均每人44份)”的形式确权到全村799户家庭,并给每户颁发《栾卸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所占份额不再随人口增减而改变,但“份额”可在村内依法转让、抵押、继承、分拆、合并、入股、回收等。
沙河市委一些干部认为,栾卸村集体土地不再划分具体地块而改为“份额管理”后,为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解放出大量的劳动力,这些从一家一户小地块上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可以通过外出务工、本村企业上班等多种渠道增加收入。这一做法也推动了农村资产向资本转化,使农民具备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农业发展的活力。
目前,栾卸村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银杏专业合作社和蔬菜专业合作社。栾卸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运英说,今年3月份沙河市林业局给栾卸村划拨了3.3万棵薄皮核桃树苗,必须短时间内栽上,否则苗木就会枯死。“这么多树苗把我愁坏了,光找人挖坑至少也得半个月,雇人挖坑的费用哪里来?”王运英说,“经过理事会理事成员和代表商量后,大家认为应该由合作社所有成员完成。于是我们用全村土地‘份额’总数,除以树苗数,得出约4个‘份额’栽一棵树,就按照这个数分到各户,如果哪户不愿出劳动力,可按每个坑出1 .5元钱由别人代挖。按照这个办法下了通知之后,3.3万棵核桃树,四天半的时间就栽好了。”
产权交易平台呼唤政策支持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栾卸村采访发现,村民家家户户除持有《栾卸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集体经济分配权益证》外,还有《企业股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对此,栾卸村村民表示,土地确权了,少了纠纷,多了干劲,有这些“权证”在手,就像吃了定心丸。
邢台市、沙河市一些干部认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农村大量资产的表现形式是农村土地和房屋,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不仅可使农民手里的资本更加自由充分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促进城乡要素充分流动,实现城乡协调、一体发展,而且还可吸引农村发展亟须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还是扩大内需的有效抓手。扩大消费需求,潜力在于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栾卸村通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民既可从承包的土地上获得稳定的保底分红或租金收入,也可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获得工资性收入或经营性收入,还可获得集体资产股份分红收益,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消费能力。
对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后的产权交易问题,李长庚认为,建立交易平台是农村资源盘活和价值提升的重要步骤,应尽快建立县、市级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程序和登记管理,促进农村各类产权可流转、可抵押、可入股,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的资本化、市场化,视农村和城市一样,农民的财产权流转合法正常,使农民有更多的财产权益。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曹国厂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