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保险 > 保险滚动新闻 > 正文
 
香港保单如何买?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8月13日 10:58
    随着赴港旅游、求学的市民迅速增多,买一张“香港保单”也列入了很多市民的选择范围。那么,目前哪些市民可以买到合法的“香港保单”?投保需要有哪些流程?“香港保单”是不是像外界盛传的那样“高回报高保障”?购买这些保单又可能带来哪些不便?本期保险版就试图给您初步的答案。

    “香港保单”投保流程要点

    在内地签下的香港保险属于“地下保单”,香港保险公司代理人在内地销售保险是违法行为,这类保单不受法律保护,日后的理赔与投诉都会碰到问题。

    那么如果内地居民在香港旅游、求学时投保,这一保单是否合法呢?事实上,没有明确法律规定内地居民不得在香港境内购买保险。另外,在香港长期读书或者工作的内地居民,大多数都会有“香港居民身份证”(有别于“永久公民”),购买香港的保险也很普遍。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香港保险市场的收入中,内地访客创造的保单保费达到了8.35亿港元,占5.2%。

    安盛香港的工作人员昨天向记者解释说,如果消费者身在内地,那么他们不能推销香港保险给消费者,但是当内地居民去到香港他们就可以给展示所有保险条款。但汇丰的香港保险只能出售给香港居民,也就是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证者,光持有港澳通行证的内地游客不能购买。

    所以,市民如果想要购买“香港保单”,首先应该了解清楚该公司的保单是否完全合规。下面试以一个具体案例为您做介绍。

    实例:小徐买保险

    以在香港求学的小徐同学为例。小徐家在上海,考上了香港某大学,于是想在香港买份保险。

    拿着学校开出的在读证明,小徐在入境事务处办了“香港居民身份证”,并在香港汇丰银行开了账户。

    小徐选中了一份汇丰定期人寿保险。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小徐了特地上网查询了“香港保险业联会”网站:(http://www.hk鄄

    fi.org.hk/en_insurance011.asp),输入代理人的姓名,直接得到代理人的相关资讯,包括委任的保险公司名称、代理牌照登记和作废时间和业务范围等。

    他与销售人员签下了保险合同,首期保费缴付。随后,每年自小徐的汇丰账户中扣除相应年费,每年保险的分红也自动存入他的账户之中。每月的银行结算单中,都可以看到“人寿保险”这一栏的数据。

    小徐还记下“香港特区政府保险业监理”的联络方式,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询问。(www.oci.gov.hk,电话:00852-28690252)

    许多报道都说香港保单有着高回报和高保障,相对内地优势很大,那么究竟回报率有多高、提供的保障较内地保单又有何优势呢?

    三种优势均诱人

    优势1高保障

    香港一些保险公司的储蓄型寿险大都提供10%到20%的回报率,附加每年现金红利或基金结余,红利为0%-30%,根据公司经营状况而定。

    但内地的寿险预定利率被定为2.5%,虽然近来不少报道认为监管部门有意向将现行的上限放宽,但至今也未有正式文件出台。不过,如果今后保监会能够将寿险预定利率开放,实行市场化,那么内地寿险保单一定会受宠倍增。

    内地欠缺高额保单,而香港保单经常有百万港元的保额,这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一大原因。

    优势2拖家带口一起保

    香港的意外险,不但对意外身故或伤残提供赔偿,还提供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的补贴。若以家庭为单位,带上自己的配偶和子女一起投保,保费更加优惠。此外,连续5年不提出索赔,投保人可以获得30%已缴保费的现金返还。

    而内地的意外险通常不提供全家共保的服务,对于保额超过50万元的保单,往往要增加额外的审核程序。

    优势3“不可争议”条款

    至于保障方面,香港保单有一个“不可争议”条款,规定保险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宣布生效两年以上的寿险保单“作废”。

    简单来说,保险公司以投保人隐瞒、漏报、误告等理由予以抗辩的期限是两年,超过两年保险公司便不得以此为由拒付赔偿金。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数据载入中...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数据载入中...
搜索:
商务进行时


理财进行时
·
·
·
·
消费无极限
·
·
·
·
法眼观天下
·
·
·
·
·
·
财经风景线
·
·
·
·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