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仓、波段操作
2007年,中国A股一改持续一年多的单边牛市,进入漫长的宽幅震荡期。拥资千亿的保险机构有何作为,尤其引发坊间关注。
记者向多家保险机构查询后反馈的讯息显示,目前保险机构在现有的入市额度中,基本满仓。
究其根本,依然来自巨大的资金配置压力,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表示,他所在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今年以来一直保持2位数的增长态势,而相对定期存单和国债,资本市场依然是相对不错的增值之地。
跟老百姓所谓满仓是把全部身家'砸进去'不同,我们即便满仓,也不过10%而已。该人士表示。
但与以往不同,记者在检索多家A股公司定期报告的股东名单之后,发现今年这些保险大鳄的投资风格已由以往的买入后长期持有,转为波段操作。
作为外界唯一洞悉保险资金流向的渠道,2007年1季度的A股上市公司报告中,有15家保险机构256家次出现在近200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显山露水的资金总额达362.09亿。其中中国人寿与其集团公司分别以上榜77次和46次居于前列,中国人寿上榜市值高达260.3亿。
按一季末持仓情况,国寿股份、国寿集团与平安人寿持仓量最大的上市公司分别是工商银行(1398.HK,601398.SH)、宝钢股份(600019.SH)和浦发银行(600000.SH),持有市值分别高达18.47亿、9.38亿和16.54亿。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人寿持有的第二大流通股便是中国人寿,持仓市值高达9.04亿,而中国平安的名字也分别出现在国寿股份和国寿集团持股排名的第14位和第11位,累计持仓市值6.27亿。
如果将2005年中报以来保险公司在上市公司股东中的变化情况动态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平安与中国人寿的两个机构的持仓风格相差迥异。与中国人寿相比,平安人寿的仓位变化显然更加频繁。
曾经位列平安人寿前两大重仓股的招商银行(3968.HK,600036.SH)和宝钢股份(600019.SH)是两个典型案例。
平安人寿最早现身招商银行股东名单是在2005年的3季报上,持仓2749.4万股,斯时招行股价正处于低谷,公告日收盘仅6.29元。至2006年,平安人寿开始对其持续加仓,前两季度分别加仓达3434.1万股和1000万股,至2006年中,平安人寿持有的招商银行股份已达7183.5万股,此时整理1年的招商银行股价已逐步启动。但随即平安人寿又于当年3季度沽出1649.6万股。但面对2006年底的银行股狂飙,平安人寿没有继续减仓,而是保持持有。
然而,在招商银行的2007年一季报中,却不见了平安人寿的影子。显然,平安人寿已将持有的5533.9万股招商银行股份在报告期间中清仓。据观察,1季报时的3月末正值招商银行谷底,当日收盘仅17.38元,而在1月中旬,招行的股价则最高摸至近20元。以此计算,平安人寿在招商银行的此轮行情中收益在6亿元以上。
平安人寿对宝钢股份的操作如出一辙,在2005年底购入7432.5万股宝钢之后,也是不断加仓,至2006年中,宝钢股份已成为平安人寿第一重仓股,持仓量高达31729.3万股。此期间宝钢股价一直在谷底徘徊,平安人寿藉此完成建仓操作。
而当宝钢股价在2006年下半年快速启动后,仅用100天时间便由4元左右涨至近10元,平安人寿则选择一路减持,并在2007年一季度沽出了最后的21466.5万股,从宝钢股份股东名单中消失。
同样对于这两只股票,中国人寿的态度则平和很多。1季报显示,国寿股份在2007年1季度的小峰顶时也减持了23.2%的招商银行和56.3%的宝钢股份;而国寿集团则均维持原仓位不动。在当期国寿集团重仓的前14家股票中,发生仓位变化的仅3只,而且全部是加仓。
7月18日,中国平安的一位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查询时对公司的波段操作予以默认。而面对招行近来快速上涨的行情,该人士表示,机会很大。
按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说法,满仓,但波段操作,或将成为保险资金下半年的主旋律。
此外,另一保险公司的负责人亦表示,与市场中其他的资金性质不同,上半年已经斩获颇丰的保险资金,在下半年也可能因超额完成任务,而将操作变得平和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