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农业保险 助力新农村建设
|
|
|
|
王信川 |
|
记者日前在北京市大兴区采访时了解到,人保财险北京市大兴区支公司整体业务高速发展,尤为难得的是,该公司农业保险业务发展得很好,突破了农业保险“高风险、高赔付、高成本”的困扰,实行“低费率、高补贴、零风险”,将保险企业、农户和政府有机地联系起来,初步探索出了一个农业保险经营的新模式,实现了“农民满意,社会认可,政府肯定”的“三赢”结果。
在2006年7月5日的一场冰雹灾害中,大兴区青云店镇高庄村村民王占良家已经成熟的7亩西瓜被砸得稀烂。幸运的是,他在一个月前投了西瓜保险,人保财险大兴公司在当天傍晚7点就赶到他的西瓜地,经过现场勘验、定损,王占良在10天之后领到了3800多元的赔付款。在这次雹灾中,大兴区西瓜受损面积2117亩,果树受损面积264亩,蔬菜受损面积为54亩。人保财险北京大兴支公司向投保农户共计赔付109万元。面对自然灾害,人保财险北京大兴支公司为农户们搭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在人保财险北京市大兴区支公司会议室墙上,至今还挂着北京大兴区青云店镇沙子营村59户瓜农、魏善庄镇伊庄村村委会、青云店镇高庄村54户瓜农送的三面锦旗。大兴区青云店镇高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新刚对记者说,大兴公司的农险服务赢得了农民的信任。
不仅如此,保险公司的利益也得到了保障。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大兴公司2006年农业保费由2005年的180万元增加到363万元,实现翻一番;大兴公司农业保险占北京市农险业务90%强,2006年实现盈利200余万元。
人保财险大兴支公司总经理武希超介绍说,大兴公司农业保险的成功实践,是公司在经营理念的一次突破,即不仅仅追求经济效益,更要追求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
大兴公司以往农险经营效果并不理想,1984年—1999年平均赔付率154%,长期亏损。随着人保公司股改上市,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与农业保险“高风险、高赔付、高成本”的矛盾加剧。在全国农险业务普遍逐年萎缩的情况下,公司内部对是否继续经营农险存在着分歧。新一届公司领导班子在调研后认为,大兴是首都的菜篮子、果盘子,农民需要保险,未来保险竞争的主战场在农村,发展农业保险在大兴区有着非常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在优势。只要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上进行创新,农业保险大有前途。2005年底,公司对农业保险进行了重新定位,即凸显人保财险品牌,满足农民保险需求,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让农业保险惠及大兴区广大农户,并决定将2006年的农险经营指标由2005年的180万元扩大到360万元,实现翻一番,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确保农业保险经营的稳定性,更多地让保险为“三农”服务,人保财险大兴公司在经营模式上也进行了创新。他们与大兴区政府协商,实行农业保险低费率(农民减轻压力)、高补贴(区财政予以支持)和零风险(超过保费的赔款由区财政承担)的政策,农民只需交保费的40%左右,其余60%由区财政承担,按照2006年大兴区农业保险的标准,一亩西瓜的保险金额为700元,保险费率是7.2%,在这一亩瓜地的50元保险费中,农户只需交纳20元,其余由区财政补贴。低保费调动和保护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参保率;“零风险”给大兴公司经营农险解除了巨额风险带来的经营桎梏,提供了保障。
如今,该公司开发的种植业保险品种,除西瓜保险外,还有果树、葡萄保险,同时试行露地(果类、豆类)蔬菜保险,基本上涵盖了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品类;在养殖业保险方面,该公司以大兴区留民营生态农场为主要试点,承保了农场下属2个规模养鸡场。同时,根据广大农户的需求情况,人保财险大兴支公司还启动了温室大棚保险,并已对全区5万亩大棚中的6000亩承保。
据武希超介绍,农业保险的成功开办提升了人保品牌,带动了其他业务发展。据了解,大兴区委、区政府首选大兴公司开办相关的政策性保险业务。一些乡镇、村办企业、农户的家庭财产、车辆也积极投保大兴公司,为该公司提供了新鲜保源,提高了公司业务增长速度。 |
|
|
来源:经济日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