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评论:新华人寿的人事"烂尾楼" 陷于胶着分明暗 保险滚动新闻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财经频道 > 保险 > 保险滚动新闻 > 正文
 
保险评论:新华人寿的人事"烂尾楼" 陷于胶着分明暗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12月31日 10:03

    关国亮阵营力推修改章程引入累积投票制,自然要借取改善公司治理大环境带来的这阵东风。面对来自“倒关”阵营要求尽快召开换届股东大会的催促,一位“拥关”阵营人士即宣布:“质量比时间更重要。”

    事实上,修改章程引入累积投票制,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新华人寿的现行章程规定,修改章程需获出席股东大会代表股权三分之二以上支持。此时,对关来说,殊不可能。故此,动议修改章程之举,醉翁之意恐不在此,真正的意图也许还是在于赢得时间。一位知情人士称:“他们非要搞累积投票不可,但通不过也不按简单多数制进行换届选举。”

    不是终局

    董事会换届已经拖过去半年有余,还能不能再拖得下去?

    今年8月间,斗争趋于白热化,两大阵营分别发出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只要持股10%以上的股东提请,即可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新华人寿,这家总资产达到800亿元的中国第四大寿险公司,即将召开两个临时股东大会的前景就在眼前。

    但是,9月2日、9月10日来了又去,两个临时股东大会并存的情况没有出现。在中国保监会的要求下,双方均未按原计划召开临时股东会,同意转而于9月21日召开董事会商讨修改公司章程事宜——保监会要求避免新华人寿动荡局面公开化。

    其间,9月6日是新华人寿成立十周年庆典。关国亮出席庆典之时,有在座者认为他神态“神采奕奕”,发言铿锵有力,显然心情不坏,但在台下时看上去略显疲惫。当日,保监会正副主席无一出席。

    双方阵营暗战期间,新华人寿异常资金运用“恢复原状”的努力正在加速进行。据记者采访获知,一度各方瞩目焦点——新华保险大厦的权属,正在此时以9亿多元的“成本价”转回新华人寿;而且,新华人寿已将北亚西贸中心项目转手,据说还获上千万元盈利。

    但这一努力已显得过迟。来自高层的“阅处”批复,也正在此后下发到了保监会。事后看来,留给关国亮转寰的时间与空间大幅收窄。有保监会官员开始表态:希望看到新华保险换届平稳过渡,希望看到有实力的企业成为新华人寿第一大股东。这一表态稳妥得体,但含义是不难体会的。

    十周年庆典结束之后两周,9月21日下午,新华人寿应保监会要求的董事会如期召开。

    据悉,此次董事会议之前一天,保监会官员与关国亮曾作“沟通”,内容不详。董事会当日傍晚方告结束。记者在现场看到,股东们三三两两离开新华人寿大厦,一位股东的声音传来:“这样下去,再过两个月也定不了!”显然,这又是一次没有结果的董事会。

    据悉,保监会主管寿险业监管的一位官员列席会议。在席间双方争执不下时,有董事建议她表示意见。该官员缄口不言,只建议新华人寿将董事会讨论情况整理出来,“上报”给保监会。

    新华人寿董事会召开次日,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出席“中法金融论坛”,强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他说,股东结构、股东的质量决定了公司的质量。寿险公司资金聚集能力非常强,资金沉淀量大,要防止寿险公司成为“提款机”,要在股东选择、董事会建设、经营层人选、内控制度几方面加强公司治理和内控。

    《财经》记者此次会间曾问及,新华人寿迟迟不能完成董事会换届,保监会是否以及将如何发挥作用,陈文辉简单作答:“会起作用。”

    保监会启动对新华人寿对外投资、担保的调查,即在此后一日。9月23日,星期六上午,保监会与新华人寿高管召开紧急会议,了解公司对外投资、担保等情况,并且开始调查。从这一天到10月8日宣布新华人寿董事长关国亮全面配合调查,向总经理孙兵移交工作,前后两周时间,且不含其中的七天国庆节假日。

    据悉,调查者当面询问一名新华人寿高管:为何在外开设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显然,保监会已经有了一些调查方向。据《财经》记者查证,2001年和2002年,关国亮曾以法定代表人的身份,成立过北京恒生汇丰投资公司、北京华怡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这些公司于2004年底注销,但仅数月后,2005年9月,两家名称极为相似的公司——北京恒生汇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怡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又注册成立了。这一次的法定代表人是新华人寿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李树义。

    监管者之所以果断出手,显然还是着意于新华人寿的稳定,事实证明,新华人寿的业务运营本身受影响甚微,但是,新华人寿董事会换届的故事并未就此终局。全面配合调查、移交工作固然是关国亮的一个大挫折,但调查结果会是什么?保监会作为监管者,自是有权调查保险资金可能的违规使用,也有权审查高管任职资格等;但召集公司高管开会宣布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的重要人事决定,确属罕见之举。

    正如保监会公司治理处一位官员所说,保监会可以取消保险公司高管任职资格或建议免去其职务,但决定应由董事会作出。接下来怎样做,才能回到现代金融机构基本的公司治理与监管的正常轨道——也就是说,“监管者的归监管者,董事会的归董事会”?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频道精选
 财经业内人士认为:股市下半年纠错性上扬可期
 产业深圳万人团购房活动过火 报名网站数次瘫痪  国际西方媒体妄指中国发动"货币战争" 我回应
 评论天士力丹参滴丸存在毒副作用?
 科教"神七"发射时间:首选25日晚9时10分左右  娱乐巩俐入新加坡国籍 娱乐公司欲5000万签刘翔
 视频共赢奥运--便宜坊让北京老字号更快更高更强  互动专题:记录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搜索:
理财进行时
·
·
·
·
消费无极限
·
·
·
·
法眼观天下
·
·
·
·
·
·
财经风景线
·
·
·
·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