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QDII闸门即将打开,除自有外汇外,还可购汇海外投资;海外投资总额不超过总资产15%
在获得购汇海外投资许可后,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更大幅拓宽。
保险公司除了自有外汇,还可以购买外汇进行海外投资,保险资金QDII将正式放行。根据昨日保监会公布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的15%比例上限,业内人士预计超2000亿元保险资金可出海。
投资总额限定为总资产15%
据《办法》显示,可投资海外的保险资金包括保险机构自有外汇资金和用人民币购买的外汇资金。而投资总额也从“不超过公司上年末外汇资金余额的80%”提高到“不超过上年度总资产的15%。”
业内人士预计,目前保险业总资产达1.7万亿元,按15%比例计算,可出海的资金超过2000亿元。
事实上,保监会早在2004年即已批准保险资金投资海外,但仅限于保险公司的自有外汇,可投资的也只是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今年4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五号公告”,原则上已经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购汇投资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及货币市场工具。而《管理办法》的发布是对保险资金QDII行为的正式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办法》中除了15%的投资总额限制,看不到任何其他数据。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指出,相比于2004年颁布的暂行办法,新的《办法》并没有设定具体的总资产金额等门槛,对保险公司、受托人、托管人的可投资资格均已虚化。
保险资金可投资海外股票
出于风险控制考虑,保险资金此前可投资的只包括银行存款、债券等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管理办法》中规定可投资的产品包括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基金等货币市场产品;银行存款、证券化产品和信托型等固定收益产品;股票、股权型基金、股权等权益类产品。
不过,保监会鼓励保险资金投资于全球成熟资本市场,比如配置主要国家或者地区的货币,并且信用评级在国际评级机构评定A级或相当于A级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办法中还提到可投资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投资品种或工具,也就意味着保险资金可投资的境外产品原则上已经没有任何具体限制。”郝演苏表示。而此前保险公司购买境外股票需要得到国务院的特批。比如,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保险公司即获特批购买在H股上市的中行、工行股票。
■观点
专家:资金出海不会对内地市场造成冲击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的出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投资渠道的制度化。”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分析说,对于大保险公司来说,此前海外投资通过特批方式进行,而中小保险公司目前还很难说会考虑购汇境外投资。
“其实,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也只是拓宽的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中的一例。”郝演苏表示,从保险资金可直接投资股票市场;再到今年可间接投资公共基础设施、非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等,但实际上保险公司在新领域中的动作也“并非那么大”。
不过,由于股票市场的大幅上扬,保险公司入股市的热情也逐渐升温。比如在大秦铁路、广深铁路等大盘股首次公开发行时,中国人寿、平安、泰康等众多保险公司都位列其中。郝演苏表示,保险资金不着急于出海,也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因为A股市场的表现良好。再加上基础设施项目,国内还有很充分的投资空间。
保险资金出海并不会对内地市场造成冲击。虽然保监会给出了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的上限比例,但具体的获批额度还需要外管局把关。“再加上这些资金分散于各家保险公司,相对于A股3万多亿元的总市值来说实在是很小的数目。”郝演苏同时指出。
市场人士:缺乏国际市场了解不可贸然行动
而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一位负责人认为,保监会在政策上放宽了境外投资的渠道,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来说,保险资金可以规避一定的风险。“毕竟如果保险资金只能在国内运用,就面临着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保险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配置,可以规避系统风险,比如人民币升值压力等方面。”
他表示,从某种角度而言,境外投资由于可配置的选择多,收益率可能会高于国内。但高收益同时意味着高风险,各家公司风险承受度不一样,对收益也有不同的要求。
“而最大的风险是不了解国际投资工具的性质,不能估计持有的仓位在不同市场下的潜在风险。”
不过,一家小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任职的负责人则表示,对于购买外汇投资,自己公司尚且没有考虑过。尽管政策给足了,投资渠道也相应增多,关键还在于保险公司自身的运作水平与风险控制能力。
“毕竟对于境外投资可能面临着利率、汇兑等多种风险,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又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不可贸然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