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基金 > 首页 > 基金滚动报道 > 正文
 
五家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超千亿 占总资产半壁江山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6月25日 09:20
荣篱
    跨入2007年,中国57家基金公司中有5家率先成为管理资金超千亿的基金公司,它们分别是南方、博时、易方达、嘉实和华夏五家公司。

    2006年以来,基金公司和中国股市一起进入了“黄金时代”,基金发行异常火爆,由此也带来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的排名不断变化。不过,最终这五家基金公司规模率先上升到千亿,与其他基金公司拉开了距离。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这五家?有偶然因素,相信也有市场的必然。

    时:历史悠久生逢其时

    1998年3月,中国最早的三家基金公司成立,南方和华夏即是其中两家;7月,博时基金公司成立;次年3月,嘉实基金公司成立。两年后,2001年3月易方达基金公司成立。事实上,这五家基金公司中,除了易方达以外,四家都是出身“老十家基金公司”。所谓“老十家”是指1998年和1999年两年间成立的十家基金公司。易方达则是中国第十一家基金公司,也是当然的“老牌”基金公司。

    老牌基金公司经历了相当长的政策优惠期,这为公司积累了财富。这些优惠政策最著名的,也是后来饱受诟病的———“基金享有单独配售新股的优惠”,这一政策客观上使基金业绩得到了很大的来自新股上市收益的支撑(该政策于2000年5月取消)。

    如果说“单独配售新股”只是暂时的扶持政策的话,那么封闭式基金则是这些老基金公司一笔受用至今的财富。到2002年,共有17家基金公司发行了封闭式基金,而上述五家基金公司分别管理着50亿至75亿规模的封闭式基金。自2001年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出现后,封闭式基金就渐渐不再发行,2002年的基金银丰是最后一只封闭式基金。在此后成立的新基金公司不再有管理封闭式基金的幸运,随着股市长期走熊,众多基金公司苦于开放式基金发行和基金赎回,甚至生存堪忧的时候,老基金公司凭借封闭式的“旱涝保收”,积蓄了后期发展的资金。

    事实上,成立时间长带来的好处还不仅仅是这些。由于成立时间较长,特别是经历了牛熊的交替,这些基金公司有充裕的时间和市场环境来形成完善的产品线,以满足在不同市场情况下以及不同投资者的需求。特别是近一年多来,基金发行节奏受到控制,一般来说一年也就只能发行两只基金,以这种速度,要形成完整的产品线需要好几年。

    另一个时间上的优势体现在社保基金上。这五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上千亿资产中,社保和企业年金占了相当的比重,比如,南方基金公司的社保和年金超过200亿元,而博时的这一金额更高达350亿元。由于目前企业年金的委托数额较小,社保资金的比重就显得相当重要了。社保基金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两次挑选基金管理人,共选出九家基金公司。此后社保基金再也没有增加过管理人,后起之秀只好自叹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

    稳:业绩并非最佳但相对稳定

    与人们想象的不同,管理规模最大的这五家基金公司并不是业绩一直居行业前列,特别在近两年,新基金公司后来居上,业绩排名靠前的往往是这些“新秀”,但这五家公司旗下基金的净值增长也很少出现“垫底”的情况。可以说,随着管理规模的增大,这些基金公司“稳健”的风格也开始显现出来。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对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进行了长期跟踪,他们的研究数据也证明,这五家基金公司的管理业绩较为稳定。2002年有13家基金公司为研究对象,这五家公司的管理能力分别是第一(华夏)、第二(嘉实)、第三(易方达)、第四(南方)和第六(博时);2003年,在17家基金公司中,易方达、博时、南方、华夏和嘉实分别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第六和第11位;2004年,在23家基金公司中,易方达、嘉实、南方、华夏和博时的排名分别为第一、第六、第九、第十一和第十九;2005年,基金公司增加到33家,易方达、南方、嘉实、博时和华夏的排名分别是第六、第十三、第十八、第十九和第二十四。到2006年,老牌基金公司的业绩再次被后起之秀打败,排名前十位的基金公司中没有一家是这些老牌基金公司。45家基金公司中,易方达、嘉实、华夏、南方和博时的排名分别是第十一、第十二、第二十、第二十四和第二十八。

    另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这五家基金公司的高层,特别是总经理都相当稳定。五位总经理,有三位是从基金公司成立起就在任,另外两位在任时间也在五年以上。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道:总经理的强势和稳定,对一家基金公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闯:勇于创新也易于获批

    与投资风格稳健相对应的是公司的创新产品层出不穷。近年来,相当多创新产品发端于这几家基金公司。如南方发行了第一只保本基金、第一只LOF基金,第一只复制基金也是出自南方之手;而当年倍受争议几经波折的货币市场基金则是以博时等三家基金公司同时首发,第一只中短债基金也由博时首发;华夏基金公司则设计和发行了中国第一只ETF。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系列的创新出自这些大牌基金公司并非偶然。一方面,这些基金公司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进行新产品开发,另一方面这些大型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经历了市场的考验,创新产品易于成功。基于这些考虑,监管层更愿意将创新产品交给这些公司去尝试。
 
来源:证券时报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频道精选
 财经业内人士认为:股市下半年纠错性上扬可期
 产业深圳万人团购房活动过火 报名网站数次瘫痪  国际西方媒体妄指中国发动"货币战争" 我回应
 评论天士力丹参滴丸存在毒副作用?
 科教"神七"发射时间:首选25日晚9时10分左右  娱乐巩俐入新加坡国籍 娱乐公司欲5000万签刘翔
 视频共赢奥运--便宜坊让北京老字号更快更高更强  互动专题:记录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搜索:
理财进行时
·
·
·
·
消费无极限
·
·
·
·
法眼观天下
·
·
·
·
·
·
财经风景线
·
·
·
·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