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加快,消费价格指数继续攀升。
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背离走势,同时中国出台政策紧缩措施的风险已经上升。
我们预计2007年还将加息三次,每次幅度为27个基点。未来12个月内人民币兑美元将升值9%。
2007年第一季度增长加快,外部需求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2007年第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11.1%,高于2006年第四季度10.4%的增幅,基本上符合市场和我们的预期。经季节调整后,2007年第一季度GDP季环比增幅从2.2%升至2.9%(见图表1)。贸易顺差加速增长是GDP增长的主要动力,2007年第一季度商品净出口对名义GDP的贡献为25%,与2006年第四季度基本相同。国内需求也呈现加速增长,但增幅小于贸易顺差。
经济活动指标在3月份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8%,高于1月-2月23.4%的同比增幅。与此同时,3月份零售额同比增长15.3%,进一步印证了居民消费增长的逐步攀升势头。这些数据符合我们的观点,即需求基本面强劲而且正在得到改善。与此同时,贸易顺差继续加速增长,2007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00%。
2007年第一季度货币和信贷强劲增长
继2月份增长显著加快之后,货币和信贷增长在3月份增长放缓。然而,今年前3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人民币1.42万亿元,而去年全年为人民币3.2万亿元。我们认为,鉴于商业银行扩大放贷的能力和意愿并没有减弱,今后几个月的货币和信贷可能再次出现加速增长的局面。
3月份的通货膨胀率超过3%
3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从2月份的2.7%上升至3.3%,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食用油等食品的价格仍然居高不下。经季节调整后的季环比增长折年率从2月份的5.1%降至4.1%。生产价格指数的同比增幅为2.7%,与2月份的2.6%基本持平。季环比增幅为1.4%,而2月份的增幅为1.3%。由于消费价格指数的同比增幅超过了3%,我们认为这将对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容忍的通货膨胀区间构成严峻考验,特别是考虑到当前实际利率(存款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已经成为负值、而国内股市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背离走势
本周早些时候,我们的美国经济学家把美国第一季度GDP的季环比增长折年率从2.0%下调至1.2%(等于是把同比增幅从2.1%下调至1.9%),但中国2007年第一季度的实际GDP增长率却高达11.1%,增幅高于2006年第四季度。
我们认为,中美经济增长的背离走势直接支持了我们的下列观点:
▲中国经济整体增长率并未受到美国经济逐步放缓的负面影响,并且在三个方面再次全力增长,而美国经济增长率却自2006年第三季度以来放缓至低于历史趋势的水平。
▲尽管美国似乎已不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但全球其他地区的需求增长似乎保持稳固。
出台政策调控措施的风险已经上升
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贷款和投资的加速增长以及过度繁荣的国内股市已经加剧了政府出台政策调控措施的风险,例如,再次以快于市场预期的步伐加息和/或上调准备金率。此外,如果2007年二季度贷款增长加快,我们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可能加大通过行政措施来抑制放贷的力度,如对商业银行加强道义劝告、向指定银行发行央行定向票据等。.
鉴于上述风险,我们认为今年二三季度政府可能三次调高存贷款利率,每次幅度为27个基点(我们先前的预期为2007年会有一次加息)。下次利率调整很可能就在近期发生。
我们把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预期分别调整为7.55元、7.37元和7.03元,而先前的预期分别为7.62元、7.49元和7.25元。我们的最新预期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将在未来12个月内升值9%,而先前预期的升幅为7%。
除了经济与美国经济走势不同之外,中国的货币政策也与美国迥异。从美联储去年6月停止加息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两次提高了基准利率,并且还准备进一步加息,而美联储的下一次举动可能是降息。增长趋势以及经济周期状况的不同是造成两国政策差异的根本原因。
我们维持看好中国经济的核心观点。如果政府在周期中更早、更坚定地出台调控措施,将会增强我们对中国经济增长周期的信心。我们觉得在周期的早期阶段,政府目前更愿意采取市场化措施,而且这些措施在此次的宏观调控收到更好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