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证金未来若干年不会退出 跟着证金炒股有肉吃?

2015年08月16日 08:05    来源: 羊城晚报      莫谨榕

  14日,证监会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证金公司在今后若干年不会退出,并将向汇金转让一部分股票,由其长期持有。这一表态无疑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救市行动开启以来,证金公司的一举一动便成为市场的焦点。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持续披露,证金公司潜伏的个股一一曝光,既青睐石油、金融、基建等权重股,也不忘搭救一些中小创个股。梅雁吉祥、齐星铁塔等多只“证金概念股”在短期内暴涨,俨然成为市场的“香饽饽”,但有业内人士提醒,散户跟风炒作“证金概念股”仍需谨慎。

  既青睐蓝筹又爱中小创

  本轮市场暴跌以来,作为“国家队”救市先锋的证金公司频频出手,对多家上市公司大举买入。羊城晚报记者通过上市公司公告、投资者交流平台及其他渠道不完全统计显示,证金公司至少入主超过50只个股,近30家上市公司通过公告证实证金确是其前十大股东。与此前“国家队”死扛权重股不同,新曝光的证金公司扫货清单比市场预期更为全面,不少中小创个股也成为其搭救对象。从行业分布上看,证金的触手遍及医药生物、房地产、计算机、基建、石油化工、汽车、农林牧渔等行业,其中,医药生物、石油化工、房地产等行业最受青睐。

  此次证金“扫货”名单中不乏诸如“两桶油”、 中国人寿、中国铁建、中国铝业、中煤能源、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权重股。据交易所数据显示,担负救市重任的证金公司在7月初市场低迷之际,频频现身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铝业、中国远洋、中煤能源等多只个股的交易龙虎榜中,斥资上百亿大举买进权重股。可见救市之初,“国家队”的救市逻辑更倾向于借道蓝筹挽救市场流动性,防止指数进一步深跌。

  随后,一些二线蓝筹股和中小创个股也陆续进入证金的清单中,根据已经公告的名单,中新药业、人福医药等医药类、伊利股份、梅花生物等食品消费类的二线蓝筹股均入选。证金也毫不避讳中小创标的,四维图新、东华软件等计算机个股、广生堂、尔康制药、福瑞股份等医药类个股均收入囊中。

  证金公司持续制造热点,帮助市场重新聚拢人气,入主个股中也不乏近期热门题材,如涉及国企改革的中国卫星和中国远洋、涉及西藏概念的西藏城投以及涉及体育概念的中体产业。第一创业证券投资顾问梁明晖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从证金公司的选择标的上看,尽管投资的范围更广了,但梳理个股半年业绩不难看出,证金公司的选择大都是业绩良好、基本面向好的标的。

  炒作“证金概念”仍有风险

  “证金效应”为相关个股带来持续人气,不少被证金青睐的个股股价也一飞冲天。据不完全统计,自7月9日市场反弹以来,“证金概念股”平均涨幅已经超过4成,大幅跑赢大盘。除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人寿、中信证券等权重股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外,超过8成个股告涨。如齐星铁塔、梅雁吉祥更是股价翻倍,可见市场资金对证金股的追捧。

  13日晚间公告,最新一只证金股华远地产公告表示,证金直接持有其5786万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3.18%,成为公司第五大股东。14日,该股开盘直接封“一字板”涨停。而一直被市场视为“弃子”的梅雁吉祥,却意外地被证金公司“救市救成股东”,自8月3日公告证金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后,梅雁吉祥已经走出了8个涨停板,9个交易日股价上涨近110%,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证金概念股”在市场表现不俗,让一些投资者蠢蠢欲动,跟着证金炒股就“靠谱”吗?梁明晖向记者分析,证金公司大幅买入个股,并非为短期赚钱而来的,更重要是为了拯救市场的流动性、带动市场人气,投资者贸然跟进未必就能分一杯羹,更何况投资者对证金公司成本价和卖出方式都难以确定,散户跟风还是有一定的风险。

  财经评论人皮海洲也表示,面对市场对梅雁吉祥的炒作,投资者追高买进却是不合适的,明显充满了风险。虽然证金公司成为梅雁吉祥第一大股东引发了市场炒作,但实际上,证金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并不能给公司发展带来太多影响。

  最新消息

  证监会:证金公司昨日已向汇金转让部分股票

  14日晚间,证监会官网发布公告表示,前一段时期,中国证金公司入市购买股票,对于维护股市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若干年,中国证金公司不会退出,其稳定市场的职能不变,但一般不入市操作,当市场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仍将继续以多种形式发挥维稳作用。

  此外,证监会还表示,证金公司14日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中央汇金公司转让了一部分股票,由其长期持有。这样做,既有利于更好发挥证金公司稳定市场作用,也有利于更好恢复市场功能,为股市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中央汇金公司昨日也公告称,已经自证金公司受让了部分上市公司股票,7月初,汇金也多次在二级市场买入了蓝筹ETF。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