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黄隽:当消费金融快车驶入艺术品市场

2015年08月03日 15:2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4年开始,依托着互联网巨大的用户数量的优势,腾讯、京东、百度和阿里等机构全面向消费金融挺进。京东的“白条”、天猫的“分期付款”、蚂蚁金服的“花呗”和百度的“百发有戏”纷纷登场,腾讯也明确表示其设立的银行将以消费金融为特色。2015年6月,政府全面开启消费金融支持窗口,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原在16个城市开展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至全国,放开市场准入,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消费金融在欧美非常普及和发达,对于促进消费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机构以支持供给为主,贷款主要给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而欧美国家在很多情况下是支持消费,以消费带动供给。在目前中国商品和劳务大多都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消费金融可以为有消费意愿的人群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和刺激人们超前消费,促进中国经济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

  文化艺术品的消费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2014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7400美元,已经是中等收入国家,人们的生活正在处于由生存型向享乐型转移的阶段。收入越多,受教育的程度就越高,文化艺术品的消费占比会随之扩大。艺术品消费大多是出于对艺术品的喜爱,希望用艺术来装点自己的生活,显示出主人的艺术品位,有助于提升自己审美和精神的境界。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最终要靠中产阶层的参与和艺术品消费来支撑。最近几年,我们看到很多城市艺术品博览会的规模和数量都在增加。2015年“五一”期间举办的“艺术北京”博览会,在门票由50元涨到100元的情况下,参观人数由2014年的5万余人陡增到8万人,博览会购销两旺。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艺术品消费的热度在明显升温。

  艺术品消费的金融支持可以以艺术品电商作为切入点。艺术品电商平台根据以往客户交易和支付习惯等因素数据评分,结合风险控制模型,给予客户几千至几万元不等的个人消费信用贷款额度。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购买艺术品时,可以选择分期或赊购等方式,使金融与艺术品消费巧妙对接。

  长期以来,中国人的消费观念较为保守,崇尚量入为出,不愿意负债消费,所以消费金融市场除住房、汽车和信用卡外,基本上是一片没有被开垦的蓝海市场。艺术品金融消费市场应该瞄准在城市生活的80后、90后年轻人,这个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对生活品味的追求超过中老年人,对文化艺术品有着较大的需求,消费观念超前、时尚,他们能够接受“先购物后付款”。例如“京东白条”上线短短半年时间,用户在使用白条后月订单数量增长了33%,月消费金额增长为58%。

  在艺术品市场上,一方面,很多画廊、画店和艺术品电商的艺术品和工艺品卖不出去,一直艰难地维持和坚持着。另一方面,创意独特、能够吸引人的艺术消费品不多,很多人买不到心仪的艺术品。因此艺术品供给需要认真研究市场,满足有效需求,努力搭上艺术品消费金融的快车,借助消费金融推动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相关链接(中国经济网玉石频道):http://finance.ce.cn/jade/


(责任编辑: 李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