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公募基金:请重视法定公开信息披露

2015年06月29日 07:59    来源: 中国基金报    

  截至5月末,私募基金共有12285家,管理的资产总规模为34839亿元,其中证券类私募有5067家,管理的资产总规模为11470亿元。平均来看,证券类私募基金公司所管理的基金资产平均规模仅为2.26亿元。这个“2.26亿元”,刚好过线公募基金的产品成立标准。

  也是截至5月末,公募类基金公司包括券商类、保险类资产管理机构中具有公募基金管理资格所管理的基金资产总规模为73593亿元,平均每家规模为707.63亿元,是证券类私募基金公司的313倍。

  公募基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发展优势?很重要的一个制度优势就是公募基金的法定公开信息披露。由此开始,公募类基金公司第一可以公开、透彻、详尽地宣传自己、基金经理、产品;第二可以公开地、持续地做广做深各种各样的推广和营销,然后,由此来做大自身的资产管理规模。但是,自此轮牛市行情开始以来,尤其是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公司在信息方面多有不足,亟待自我警醒、自我规范,否则,低质量的法定公开信息披露既是在浪费资源,更是在自毁品牌。

  关于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在法定公开信息披露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足,以及改进建议,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一、基金公司内部

  基金公司的法定公开信息披露出问题,主要集中在新产品方面,尤其是在新基金的发行速度过度加快之后,市场上可以看得到错误立刻同步急速增加,并且错的五花八门,仅仅就公司名称、基金名称、托管人名称这些最醒目的信息来看,都会出现接二连三的错误,有写错公司名称的、具体基金名称的、基金名称披露不规范的、写错托管人名称的、写错管理人名称的、产品文件内出现其它产品名称的等等,错误之醒目、之低级,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

  2013年,全市场发行了384只新基金。2014年,发行了348只。今年上半年还没有过完,就已经发行了500多只,数量大大超过以往最兴旺的年份。基金公司的法定公开信息披露为什么会有大量的、荒谬的错误?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产品部门太忙了,法律部门太忙了。但是,这个忙,不能够作为容许出错的充分理由。

  略微有点可以安慰的地方是:产品部门、法律部门的忙,只是一小段时间里的忙,并且是一个产品、一个产品的忙。忙完之后,就过去了。并且,最为值得欣慰的是:这些错,基本上不会损害到投资者的利益。

  但是,在上述两个部门短暂地忙碌过之后,研究部门、投资部门、交易部门、清算部门的忙,将会就此开始,并且一直持续下去。产品部门略微忙一下,都出现了那么多的差错,上述四个部门呢?是否会出差错?即使出了,由于没有法定公开信息披露,我们也都看不到。不过,非常值得高度警惕的是:这些部门如果出现差错,极有可能会损害到投资者的利益,而这种损害,投资者还不知道。

  为此,我们诚恳建议:少发一些新基金吧。尤其是同一个公司,尽量少发一些高度同质化的新基金;第二,杜绝一些毫无意义的公开信息披露,在这个方面的最典型代表,就是新基金的《合同摘要》,因为一方面既然是合同,为什么不是全文。另一方面,这里的内容与《招募说明书》和《发行公告》高度重复。

  二、其它合作部门

  基金公司的法定公开信息披露不仅仅是基金公司自己的事情,当基金公司做完了相关文件之后,后续相关部门在帮助基金公司完成法定公开信息披露工作时,也必须谨慎,这些情况主要表现在:

  (一)排版。

  排版方面的错误,第一是套用某些模板的时候,没有完成相关的信息更改;第二是把基金公司产品文件中的某些图片格式类内容遗漏了。在近几个月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错误。

  (二)互联网。即使现在大量提倡互联网+,但是,就公募基金的法定公开信息披露来看,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还是不少:首先,在基金公司方面,有些公司或网站、网速有问题,或自身就有遗漏,如上海某合资基金公司,待我们找过去,其法律部门的人把我们当作为散户,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上市的基金,通常没有上市公告书。

  其次,在基金公司自身的法定公开信息披露方面,还有一个及时性的问题,就以上周六的法定公开信息披露为例,在笔者所看到有信息披露的公司里,仅有略过半数的公司在周六更新的信息披露,这些公司是:光大保德信、华富、国寿安保、鑫元、易方达、富国、嘉实,其它公司都在过周末,法定公开信息披露更新得不及时。

  再次,一个最新的情况是:那些具有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与保险资管,部分机构对于公募基金的法定公开信息披露做得非常不好,几乎无法查询得到。

  综上所述,今年以来,尤其是因为股市行情走好、新基金发行容易之后,一些基金公司更加不注重法定公开信息披露工作了,尤其是一些新基金发行数量很多的公司,信息披露工作中所出现的错误也多,多到现在,当我们看不懂其相关产品之后,便不再追问,干脆将其列入黑名单。毕竟现在基金的数量早已超过股票,大家的可选范围很大,剔除一些对于法定公开信息披露不重视、不负责、不认真的公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以上,仅仅是我的个人行为。但是,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就必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公募基金公司把制度优势、把法定公开信息披露做成了错误百出的信息披露,并不做纠正,那么,产生长远负面影响的,必将是行业的公信力。

  外界看来,我对基金公司法定信息披露的要求这么高,似乎有吹毛求疵之嫌,但如果行业不能珍惜这一权利,或许最后这将成为累及行业的软肋。

  现在股市行情好,大家都在忙于赚钱;一旦市场走熊,且长时间地连续下跌,很多操作不规范的基金公司或因此丧失投资者的信任,到时可能会追悔莫及。

  (作者系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