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江
【农村金融时报】
每当月末、季末、半年末的关键节点,各商业银行都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不惜血本抢拉存款、抢占市场、拼抢客户,使之本就暗流汹涌的存款市场又要烽烟再起。其“血拼”的激烈程度,对于任何一家银行工作人员来说都不会陌生。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已明确规定各商业银行不得突击搞时点存款,以避免造成存款大起大落,但各家银行即使是本家银行的各家分支行为了争份额,以及自身发展、自身实力、自身效益和自身利益的需要仍然要大张旗鼓搞存款“冲刺”。如此骤然“拉升”存款,会带来诸多风险和安全隐患,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
一是导致存款“搬家”快。当前,受经济下行趋势、央行连续降息,以及火爆的股市和各种高回报率的理财投资等多种不利形势影响,各金融机构存款单靠自然上升难度可想而知。
为此,各家银行举全行之力,尽全员之能,“突击”抓存款,搞硬性“摊派”存款任务,行际间互挖“墙角”、互拆“院墙”、互抢存款、互夺储源。有的甚至是在本行的一个“篮子”里倒来倒去、拆东补西,玩数字游戏。不仅会造成虚增存款,突升突降、骤升骤降、此增彼降现象的发生,也使资本市场无序竞争更加激烈,严重扰乱金融秩序。
二是导致存款“成本”增。因为要大幅增加存款,各家银行就要采取高息揽储、赠送礼品等手段拉拢客户。尤其是对有经济实力的高端贵宾客户,一些银行不惜一切代价、不计成本地满足其需求。有的甚至超出法定界限对其进行“公关”;有的只是当天存次日取,不仅使存款骤升骤降没有产生效益,反而会造成无息资产的大量骤增;有的因年复一年在竞争中拉存款,而客户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上述现象不仅使银行存款成本增加,经营利润降低,也给良好的社会风气带来“铜臭”的污染。
三是导致员工压力大。每个节点的存款“突击行动”,首当其冲的都是基层员工,硬性“摊派”存款任务,并与其履职考核、业绩考评、绩效工资相挂钩。因而,存款任务既考验着每位银行员工的社会关系,也考验着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员工需要调动一切力量,发动家人、托亲戚、靠同学、找朋友,难怪人们说“一人在银行,全家跟着忙”。而且,存款任务犹如“鞭打快牛”,对其考核权重月月加码、年年递增,不断加重任务和考核比例。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班余时间就要走亲访友、走街串巷,拉关系、寻储源,还要时刻观察关注身边的每个人、身边的每件事,造成员工心理负担增加,难堪重负。
四是导致经营风险“涨”。存款搞“硬性分配”制,相应带来诸多风险隐患。首先,在员工行为管理方面存在道德风险。因员工在工作之余且不在营业场所进行吸储,失去银行的正常监督管理,个别员工就会假借银行揽储之名行不良之实,容易引发非法融资、集资或充当资金掮客或用此资金发放高利贷甚至出现携款外逃等案件。其次,在违反银行规定方面存在操作风险。员工为了完成存款任务,就要违反银行规定个人上门服务,而且接触到大量现金而又不能及时存入银行,极易发生被抢、盗等刑事案件,也会给员工人身安全带来隐患。最后,在银行信誉方面存在声誉风险。为了一己私利,有的员工会借揽储之机,在社会上作出一些不当行为,甚至是违规、违纪或违法之事,给银行造成一些纠纷和不良影响,使其声誉、形象受到损害,形成重大声誉风险。
走“负债经营”之路是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路径之一。银行业在加快转型的过程中,应以“公平竞争、有序竞争、服务竞争和实力竞争”为原则,不应以不正当手段进行无序竞争,其结果是两败俱伤。
鉴于此,银行业在存款上的硬性“摊派”、时点“突击”实不可取。此举不仅破坏了金融业良性的竞争机制,也会给社会、银行和员工带来诸多问题,存在诸多风险隐患。
仅近期发生的银行存款不翼而飞等等各类风险事件,无不凸显当前各银行内部各项任务指标强行摊派、行际间无序竞争、不当得利对银行工作人员的诱惑所造成的。
作者单位:农行辽宁葫芦岛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