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政策“红线”落定 国家加码监管围堵国资流失

2015年06月08日 07:08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继《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之后,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6月5日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

  会议指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机制制度创新,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出资人监督和审计、纪检巡视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加强对国有企业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决策环节的监督。要权责分明、协同联合,清晰界定各类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责,增强监督工作合力。要放管结合、提高效率,改进监督方式,创新监督方法,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完善制度、严肃问责,依法依规开展监督工作,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经济参考报》从国资委获悉,针对地方国资监管工作,国资委法规局正在加快研究起草《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并加紧指导地方国资委进一步强化出资人监督工作。

  在多位专家看来,如何守住“底线”成为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本轮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而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灰色地带”加强监管,保证国企改革顺利进行,是实现本轮国企改革目标的“底线”。

  一位权威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下一步,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产权流转是否程序规范和合理定价,是否市场化评估和透明操作等将成为监管重点,特别要防止出现国资贱卖、暗箱操作等现象。另外,还要防止股权激励成为少数人化公为私的工具。(杨烨)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