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黑三兵”不改牛市背景 4000点或是近期铁底

2015年05月08日 07:16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分析人士指出,管理层从多个层面降温杠杆资金,体现了管理层想要“慢牛”走势的意愿;短期市场有望回归理性,中长期大盘上涨趋势不变

  空头意图居心叵测

  《证券日报》记者:昨日大盘小幅低开之后,再次震荡走低,最终形成不利的“黑三兵”下跌形态。至此,从4500点位置一路不回头的向下跳跃,整体跌幅已经超过了400点,之前持股和近期抄底的人似乎开始不淡定了。请问,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当前市场的持续调整?

  广州万隆:继提印花税、打压两融等传言后,空头近日还请来了外媒,宣称A股的又一项“不寻常”指标:即与债券市场相比,A股的估值已经高企,例如沪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已经回落到股市2007年和2009年见顶时的水平,暗示此轮调整也不寻常。但是,前日股市下跌,新华社连夜发文护盘,随后国税总局也辟谣提印花税,昨日证监会也否认打压两融传言。空头大招被化解的同时,更加凸显政策做多的意图。与2007年相比,还有七大见顶标志尚未出现,空头的意图居心叵测。

  更重要的是,这一轮上涨,高层激活资本市场、支持实体带动经济转型的目标尚未完成,与“超过前一轮牛市”的政策预期尚有距离。并且,暴涨不符合政策希望的“慢牛”,但连续杀跌更加不符合。因此,原先多头过强诱发政策降温,而目前空头过剩将迫使监管层出面维稳,上涨仍将是未来的主基调。

  大摩投资:近期管理层开始严控杠杆资金,目前已有多家券商对两融保证金比例进行上调,不少大市值股票折算率被降至零。部分股份制银行也叫停了伞形信托的配资业务,信托公司自身也逐渐暂停开设新的伞形信托产品。除了银行、信托公司在伞形信托业务方面收紧杠杆外,第三方在线配资平台也开始传出收缩杠杆比例及配资资金规模的消息。由此,管理层从多个层面降温杠杆资金,体现了管理层想要“慢牛”走势的意愿。短期市场有望回归理性,中长期大盘上涨趋势不变。

  存在技术性反弹需求

  《证券日报》记者:昨日A股再度杀跌,截至收盘沪指暴跌超百点,跌幅接近3%,4100点岌岌可危,短短3个交易日已经从4500点狂泻至4100点上方,两市量能已萎缩至不足1万亿元。请问,从技术面的角度来看,后市将如何演绎?

  华讯投资:从技术面来看,沪指结构上进入第四浪调整,短期30日均线支撑有望反弹,但强支撑在4000点区域。创业板在5日均线附近震荡,有望再攻2900点。形态上也不支持市场快速反弹,均线系统中5日均线死叉、10日均线下行态势明显、20日均线也开始钝化,如今大盘在30日均线处止跌,虽然MACD指标依旧空头发散,但KDJ指标有所钝化,加之大盘在连续快速杀跌后短期存在技术性反弹需求,因此指数或将在30日均线一带反复震荡。对于创业板市场,近期一直量价背离,建议投资者逢高减磅。

  宁波海顺:沪指昨日弱势难改,盘面上板块跌多涨少,权重股带头杀跌,股指在主力连续砸盘下接连失守4300点、4200点关口;两市量能合计为9870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缩量明显;近日市场剧烈波动,继前日大盘失守20日均线后昨日再度失守30日均线,市场谨慎情绪浓烈;大盘短短两个月内上涨逾1300点,积累大量获利盘,本身就有调整需求,再加上新股的加速发行也对市场资金面产生一定压力,但从中长期来看充分的洗筹更有利于慢牛行情,短期内大盘仍将震荡整理,建议投资者观望为主。

  同花顺:昨日市场继续呈现调整态势,尾盘股指再度快速杀跌。个股亦出现了跌停潮,近3个交易日凶狠的杀跌体现了牛市快杀慢涨的规律,也给新入市的投资者好好地上了一堂风险教育课,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牛市不会如此轻易倒塌,相信调整即将结束,4000点或将是市场近期的铁底。

  关注绩优滞涨品种

  《证券日报》记者:从盘面上看,昨日机顶盒、智慧城市、券商、智能手机、二马、基因测序、期货等板块表现较好,而此前涨势不俗的丝绸之路、工程建筑、钢铁、海工装备、海洋经济、电力、交通设施、智能机器等板块却大幅下跌。请问,近期投资者应如何操作?

  巨丰投资:周四,A股继续大幅下挫。在新股发行压力增大背景下,券商下调两融标的证券折算率令“降杠杆”预期明显升温。受此拖累,昨日沪指盘中再跌超百点,逼近4100点整数关口。后市,继续逢低布局经济刺激计划受益的板块,比如环保、新能源等。对于两融标的股,短线不宜轻易抄底,尤其是成交活跃的热门品种。

  源达投顾:操作上,目前短期系统性风险已经充分暴露,个股分化将持续加大。短期控制仓位显得至关重要。那些前期涨幅巨大、没业绩支撑个股短期将难再跑赢大盘,而具有业绩支撑、基本面良好的个股有望上涨。尤其是,此轮行情中前期滞涨且基本面优良的品种,短期有望集中爆发。这类股票主力已经提前埋伏、筹码高度锁定,后市必将展开主升浪。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