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二次降准 私募大佬无视短期利空看多后市

2015年04月21日 07:34    来源: 投资快报    

  上周打新没有拦住沪深“疯”牛,上证50与中证500期指上市简直就是给这只牛挠痒痒,上周五,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上交所、深交所又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融券业务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牛太疯,看着是该降降温,然后,降准了!

  对于眼前这个一路高歌猛进至4300点附近的市场,尽管能听到“震荡”“谨慎”这样的字眼,但是“看空”?客官,至少长期来看没有私募大佬说“空”这个字啊……

  我们来看看这些大佬都是怎么做的和怎么说的。

  鼎锋资产张齐嘉:

  鼎锋成立至今,产品的复合收益在25%左右。我们希望长期保持这样的收益率,为我们的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的收益。

  现在管理的规模是60多亿。我们的投资重点是抓两个大趋势,一是产业发展趋势,二是资金从房地产、信托流向资本市场的趋势。凡是鼎锋看好的核心行业,我们会坚持我们的部位,可能会在跌的时候更贪婪,从而往往能够抓住该板块第二波的大行情。

  景林资产孙建波:

  未来一年投资收益的预期依然很好,主要受益于中国财富结构从房地产向股市转移。

  经济中那些最有魅力最有梦想的地方就是投资方向,我们会甄别好品种并长期持有。

  有些品种时下看来不是热点,但我们认为它长期回报非常好。对于看上去没有特别的魅力,但是进攻力很强的行业与品种,我们也会坚持介入并长期持有。

  朱雀投资陈秋东:

  朱雀从2007年成立到现在,每年的年化收益率是20%。回撤是9%左右。目前管理规模120亿,70%的客户来自银行。主动管理70多亿,量化40多亿。

  以市场今天的点位,我们相对比较谨慎。我们一季度获得了40%不到的收益,基本是行业平均水品吧?。现在主要是保住胜利果实,防范快牛疯牛的回撤风险。我们希望把最大回撤控制在10%以内。

  华东师范大学知名教授余南平:

  二季度美国经济继续回暖。一旦美国进入加息通道,会影响全球资产价格。伊朗和美国已经达成了协定,向全球出口原油。所以目前看原油价格反弹了,但后续如何还不知道。

  今年股票市场的风口,一路一带是肯定的热点,此外还有国企改革及合并。南北车的市值已经接近波音公司市值,后面可能还有南北船的概念。中国重工(601989)和中国船舶(600150)也有国际上报价竞争问题,市场也有合并的猜测。

  李克强强调要调动全民创业,现在每年有800万大学毕业生要就业,创业具有广泛的市场基础。这就会带来新三板效应。现在有个新现象就是很多工科毕业生在校时就在讨论如何创业,还未创业就打算将来挂牌新三板。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有些互联网公司营收也就两三个亿,但市场给出了两三百亿的估值,其背后的逻辑就是大家觉得市场空间很大。就是由于这些假定和现象顶住了新三板的市值。这会带动更多人投入创业。

  现在讲工业4.0,可能很多东西大家都还听不懂,因为看不到现在工业2.0如何能一下子飞跃到4.0。但是,我们坚信中国制造一定会顺着高端路线、结合信息手段逐步去实现,部分可以跨越3.0去实现4.0的。这就是市场基于大量数据投资未来。

  国富投资陈海峰:

  我们近两年进行了风格调整,偏向风险收益特征比较明显的产品,按照我们现在几十亿的管理规模,年化收益率在20-30%,这是我们给投资人的收益预期。

  我们的量化投资有三个大的策略体系:一是阿尔法策略,包括多因子阿尔法、事件驱动、量化基本面。阿尔法策略收益大而且稳健。过去两年这个策略都实现了30%以上收益,回撤率年化都在3%以内。第二是CTA策略,按照不同的序列、时间周期做下来,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50%甚至100%,缺点是回撤略大。三是市场套利策略,这个策略能容纳更大资金体系。现在市场给我们提供更多机会,包括昨天公布的鼓励融券的政策,对我们是天大的利好。我们有些策略过去就是苦于没有融券,有融券的话可以做到50%。还有最近公布的中证500和上证50的股指期货上市之后,我们开发成功了一些策略,收益高达很多倍,但我们暂时还不会用于基金产品中,因为交易费太高,收益中一大块要交给交易所,所以还需要交易所的费率改革。

  向日葵投资杨海:

  按照今年我对市场的预判,我认为今年向后走,还有50%的收益空间可以预期。

  我偏好的策略是成长投资加策略投资加风险控制三合一。成长投资就是买成长趋势好、收益高的股票;策略投资就是紧跟市场热点;风险控制就是提高风控要求。

  目前市场机会很多,作为一个成熟的机构投资人,我非常强调没机会的时候要做到不亏钱,有机会就放胆赚。超额收益与回撤控制都是我非常看重的目标。

  看来,短期利空消息基本没被大佬们放在眼里……今明两年内的多头投资逻辑持续不变。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