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以来,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进入密集期,在交易所大力推进分行业监管的背景下,以往年比较,今年的年报披露的信息亮点频出,包含了更多的非财务信息,给投资判断提供了更多有效信息。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梳理相关上市公司的2014年年报发现,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披露不再仅仅是难懂的财务数据,更多了对公司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这为投资者决策提供了更多参考。
对于年报,中小投资者以往的普遍印象是过于专业、晦涩难懂。即使是专业投资机构的行业分析师也认为,上市公司年报专注于财务信息的披露,使得年报成为“准财报”,难以根据年报形成对公司价值前瞻性的判断。
而今年,在股市上涨行情的推动下,以及上交所大力推进分行业监管的背景下,《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非财务经营细节信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提高,不少上市公司披露的内容更丰富、相关性更高。投资者也反映今年年报更加易于理解和使用。
从已披露的年报中,部分行业龙头公司率先示范,如保利地产、金地集团、中国石化、中煤能源等,主动在年报中对所处行业进行全面分析,为投资者理解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投资者判断公司的投资价值提供了有效信息。
分析人士称,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让一般投资者可以透过专业的财务数据,看到公司的价值和风险,让投资者的决策不再盲人摸象。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上市公司除了披露非财务信息的主动性显著提高以外,上交所也积极践行分行业监管思路,通过年报审核,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强化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提高年报披露的有效性。
公告显示,近期多家上市公司主动响应上交所年报审核函要求,积极披露了不少干货。例如方盛制药在药品结构、产品研发方面的披露,*ST建机对经营风险的量化分析,海澜之家结合供应商及店面销售终端的具体情况,对其经营模式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主动披露。
根据公开的审核意见函显示,上交所的年报审核意见集中关注了公司渠道、模式、储量、经营风险等行业关键经营信息,同时也不乏对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问询,体现了“想投资者所想”的监管导向,旨在为投资者挖掘更多决策有用信息。
有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由于上交所对上市公司年报中非财务信息,特别是行业信息审核和披露力度的加强,上市公司年报的可读性和研究价值有所提高。而上交所近年来持续推进监管转型,以信息披露为抓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今年年初宣布的分行业监管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