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用“割韭菜”思维看待新股民不恰当

2015年04月08日 08:56    来源: 金融投资报    

  最近一段时间,股市比较火爆,很多投资者开户入市,社会各渠道的资金也在汇入资本市场。这本身不是什么坏事,连央行行长都认为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也是支持实体经济。但整个社会将资本市场看作“赌场”的心态没有扭转过来,依旧认为新股民进入资本市场是韭菜,会被无情地收割,财富丧失。

  这其实是中国A股二十多年来无法实现投资价值的真实写照,是二十多年一直充当市场经济配角的真实写照,炒股就是零和游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人人都是在赌一把,没有投资价值。在这种扭曲心态的影响下,任何向往资本市场投资的行为与想法都会被认为是可笑的,天真的。于是,只要你想着把银行存款变成股票,就会有人说你要去当韭菜,当炮灰。这是一种刻舟求剑的想法,股市不是地狱,把新股民比喻成韭菜,这是不恰当的,投资股票不能是零和游戏,它应该成为整个社会财富增值的一部分。

  大道理谈了很多,暂且不表。A股长期牛短熊长把投资者吓坏了,钱只敢存银行,中国的家庭资产投入股市的比例仅仅只有3%,美国这个比例是30%。美国家庭的收入,1/3拿来消费,1/3拿来交税,1/3拿来投资,就是这么简单,银行存款很少。中国人喜欢存钱,那是对未来充满了不信任,不确定因素太多,使得中国家庭银行储蓄存款非常庞大,截止去年居民储蓄存款接近50万亿。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它们缺乏投资渠道,房地产投资已经是被不允许的,而且一次性投入庞大,其它还能投什么?要么存定期要么买理财产品,就这么艰难地赚个年化不到5%的收益,这个收益遇到CPI不高还好,遇到CPI稍微高点,基本算是负收益了。

  因此,中国家庭拿点余钱投资资本市场,是天经地义的正常事情,为什么就会被人耻笑?我们应该以前瞻的思维来看待社会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入资本市场,它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它应该是一个社会资源的市场化重新再分配,是一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的多赢之举。尽管这个过程会有颠簸,会有起伏,但一定要用 “韭菜”来吓唬投资者,这是一种狭隘的心态。我们期待中国资本市场迎接一场可以承载中国投资者财富梦、中国经济转型梦的健康发展牛市,那为什么不能将手中的余钱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牛市之中去呢?

  适当的风险提示是必要的,股市本来就是一个责任自担的市场。我们需要做的,是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让其充分发挥投融资功能,不是把它发展成赌场屠宰场。既然高层都已经在不断明示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光明的发展之路了,那我们就应该有信心,投资A股,就是投资中国经济未来,就是投资中国梦,风物长宜放眼量。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