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上市公司发债规模达1226亿元

ST湘鄂债违约引爆公司债隐藏风险
2015年04月08日 07:29    来源: 证券日报    

  分析师认为,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下,此前累积的风险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释放

  ■本报记者 李春莲

  随着中科云网确认ST湘鄂债违约,上市公司公司债所隐藏的风险也再次被市场所关注。

  根据Wind数据统计,从去年开始截至到目前,A股仍有120起公司债未到期,资金规模合计为1226亿元。

  需要一提的是,由于连续两年亏损,有多家公司公司债面临暂停上市的风险。

  业内认为,此次“ST湘鄂债”发生违约则再次证明,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下,此前累积的风险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释放。

  中科云网确认违约

  引爆公司债隐藏风险

  持续多日的中科云网公司债违约一事最终被确认。

  中科云网4月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ST 湘鄂债”付息日及回售资金到账日为2015年4月7日。截至本公告日,公司通过大股东财务资助、处置资产、回收应收账款等方式已收到偿债资金1.61亿元,但尚有2.41亿元资金缺口,因此无法按时、足额筹集资金用于偿付本期债券应付利息及回售款项,构成对本期债券的实质违约。

  “ST 湘鄂债”将继续停牌,待相关情形消除后复牌。这意味着“ST湘鄂债”或将成为公募市场上首例本金违约债券。

  作为ST湘鄂债的受托管理人,广发证券称,根据向中科云网了解的相关情况,发行人无法于4月7日及时足额支付本期债券第三期利息及回售款,将构成对本期债券的违约。这将打破国内公募债本金“刚性兑付”的神话。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首例公司债违约是从去年*ST超日开始的。

  去年3月5日,*ST超日发布的2011年公司债券第二期利息无法按期全额支付的公告,令公司债的风险问题一时间成为市场的热门话题。公告显示,*ST超日于2012年3月7日发行的公司债于2014年3月6日将期满2年,第二期利息原定付息日为2014年3月7日,利息金额共计8980万元。

  海通证券指出,与超日一样,中科云网为中小民企、行业不景气、亏损等正是违约主体典型特征,原主营餐饮业务几近停滞,转型的新媒体大数据业务未见起色,自主现金流产生能力几近丧失,又因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致定增受阻,且实际控制人离境未归,终致违约败局。

  中诚信国际认为,自“11超日债”违约以来,债券市场上陆续又出现了多起违约事件,债券市场风险释放已经进入了违约主体和品种多元化的新阶段,违约的品种也已经由私募扩展到公募。

  A股未到期公司债

  规模高达122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粗略统计,从去年开始截至到目前,100余家上市公司仍有120起公司债未到期,资金规模合计为1226亿元。

  随着公司债信用风险的引爆,无论是机构投资者,承分销机构还是评级机构,都不得不正视信用风险重估的问题。

  市场普遍认为,2014年是事实上的信用违约元年,但从上述信用风险事件的收尾来看,相关债券却多数实现顺利兑付。例如,超日债危机最终解除,投资者获得了本息全额偿付;就连此前一度被公认偿付难度极大的华锐01回售,也顺利实现了本息兑付。

  但是,中金公司指出,随着周期性行业盈利持续恶化和资产负债表累积问题逐渐暴露,信用债市场整体评级中枢的下移在2015年可能还会持续,这也会加剧相关个券信用风险的爆发。鉴于到期兑付高峰叠加年报披露期和评级调整集中期,预计2015年二季度信用事件爆发的风险最高。

  此外,随着落后产能进一步淘汰、新兴产业兴起,部分周期性行业的信用风险事件仍会不断爆出。

  “种种信号表明,刚性兑付魔咒有可能在今年打破。”有券商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公司债暂停上市的也不在少数。

  4月6日晚间,*ST银鸽发布公告称,根据上交所发来的决定,公司2010年发行的公司债券自 2015年4月8日起暂停上市,债券简称由“ST 银鸽债”更名为“银债暂停”,债券代码不变。实际上,因*ST银鸽2013年度和2014年度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公司“ST 银鸽债”已于2015年3月23日开始连续停牌。

  皖江物流也预计公司2014年巨亏,这意味着该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在披露2014年年度报告后,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债券将暂停上市。同样,华锦股份也称,深交所将在公司2014年年报披露之日起,对公司已公开发行的2012年公司债券(债券简称为“ST华锦债”;债券代码为“112129”)进行停牌处理,并在停牌后15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暂停债券上市交易的决定。

  中诚信国际还表示,此次“ST湘鄂债”发生违约则再次证明,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下,此前累积的风险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释放,刚性兑付的打破将是趋势。债券市场也应进一步完善违约退出机制,只有这样,各个债券的风险与收益才能匹配,信用风险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责任编辑: 刘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