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阳光私募进入新黄金时代 公募明星下海风生水起

2015年04月03日 08:58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伴随大盘指数攀升走向风口浪尖的,是颠簸不破的公转私热题。

  在对2015年大牛市的憧憬之下,奔私的公募基金管理人显得尤为坚决且急切。据格上理财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开年以来已有14位公募基金经理确定转投私募领域,其中不乏俞岱曦、陈扬帆、林立军等公募明星。而在2014年,全年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达到213人。

  毋庸置疑的是,除却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优势,监管层近年对私募行业的远景垂青与政策力捧亦是促成有才之士转型的一大要因。而随着国内私募基金群体的发展壮大,他们在各个领域表现出超出以往的活跃,其中也包括近年在资本市场大热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公募难改制度沉疴

  “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很多基金、很多公司的股权可以卖给外资机构,却不可以卖给公司的管理层?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公司的高管层或者是基金经理比外资机构还可怕?是什么原因使我们觉得这些经理人这么不值得信任?”一位公募基金的代表人物在2009年离开公募业界之后,曾在公开场合如是抨击公募基金激励机制。

  5年之后,公募基金激励机制虽有改观,但依然与私募基金成熟到位的激励机制相去甚远,而这也是公转私难以遏制最为重要的原因。

  撇开天然的制度缺陷,还有不少由公转私的私募人士对于公募基金业绩考核机制也充满怨言。

  “每个季度排名、每个月排名、每天排名,公司内部还推行末位淘汰制。”华南地区某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说,整体考核机制过于激进,身在公募压力与收入不成正比,也使他身边不少同事决意提早下海。

  人才流失之于公募基金一直是项大考,每临牛市压力尤甚。

  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4年,在有任职记录的基金经理中,累计离职人数达839人,占比约45%,这里的统计剔除了公募基金内部换岗、公募基金之间跳槽(处于静默期的基金经理未能剔除),以基金经理彻底不再管理公募基金产品为标准,他们最为主流的去向便是私募基金。

  群体壮大 地位突显

  相比2007年那一大波下海创业潮,新近翻涌的奔私浪潮显然更具政策动因。

  继2013年6月新《基金法》正式将私募机构纳入法律监管范畴以后,2014年8月,证监会发布第105号令《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成为第一部专门针对私募证券投资机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及其他类型私募投资机构的具备行政性质的法规。

  至此,私募行业正式成为资本市场上的正规军,私募机构的金融机构身份也得到认可,摆脱前10年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正式纳入证监会监管范围内。

  另一方面,创设私募基金的初期成本步步下行,也让业界人士感慨恰逢创业好时期。

  “在去年登记备案制度实施前,私募基金无法直接发行产品,不得不借助信托等业务通道。登记备案制度实施后,私募基金可以直接发行产品,这使现在私募基金的运行成本比以往大幅降低,我身边的不少朋友去年开始都筹备设立私募基金。”中原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投资经理刘乐宇称。

  此外,市面上成熟的一站式PB服务(主经纪商业务)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私募基金的发行。“私募基金的后台工作非常繁琐,包括产品销售、清算托管、两融业务、交易平台、资本引介等等,但这些后台工作均可统一打包交给券商处理,目前行业平均费率在1%。~3%。。实际上,如果私募基金在营业部的交易量大,相关券商也愿意为其后台提供免费打包服务。”刘乐宇说。

  通过已推行一年多的备案登记制度,急速壮大的私募群体也逐步揭开了神秘面纱。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2月7日,基金业协会已办理完毕私募基金管理人7358家,所管理私募基金9156只,管理规模2.38万亿元。其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规模15761亿元,占比66%。此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规模5697亿元,占比24%;创业投资者基金管理规模1494亿元,占比6%;其他基金管理规模822亿元。

  积极参与市值管理

  随着国内私募基金群体的发展壮大,他们也在尝试谋求更大的话语权,近年在资本市场大热的市值管理也逐渐成为部分私募的喜好。

  所谓市值管理,是指以改善、提升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实力为总体方向,以上市公司总市值为管理标的,主要服务于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其实际控制人的股权资产配置经营业务。由上市公司相关股东将持有的股权委托专业资产管理团队进行管理,或在专业团队提供投资顾问建议指导下进行自主管理。

  在去年5月颁布的“新国九条”中,除了“培育私募市场”外,还首次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施光耀称,在市值管理过程中,专业管理团队从上市公司股东的资产战略配置意图出发,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内,依靠证券公司的资源平台和专业团队的资产管理能力,在对相应上市公司进行估值及市场趋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制定并实施市值管理计划,以求实现股东资产优化配置,最终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据施光耀介绍,由于影响市值的因素众多,所以市值管理涉及的内容、表现的形式、使用的方法和工具也非常丰富,即涵盖并购重组、股权融资、回购增持等综合性投融资方案,也包括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大宗交易等证券交易方案。“目前这个市场已经有券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阳光私募,以及专业的市值管理服务主体等机构开始介入。”

  “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目前主要包含两种方式,一是受上市公司股东的授权委托,为其管理股票账户,实现账户财富最大化;另一种是作为投资者直接持股上市公司,这种合作方式往往与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股价有关。”施光耀称。

  格上理财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彦则表示,私募机构辅助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首先需要对上市公司深入了解,私募机构既可以通过二级市场投资深度调研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参与定增等方式获取话语权。一方面,私募基金可以凭借多年深度考察上市公司的经验,从公司发展战略、经营方式等方向上,给上市公司提出有效建议,辅助上市公司长远发展,增强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和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私募基金还可以凭借资深的二级市场投资经验,在上市公司资本市场运作方面提供建议。

  “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要活跃不少。由于公募基金持股数量较多,基金经理很难一一兼顾,私募基金则因持股集中,对参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和公司治理更有动力和精力。”张彦说。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