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市场走牛不愁卖 私募非结构化产品占比再上80%

2015年03月30日 09:51    来源: 中国基金报    

  私募产品发行往往也要靠天吃饭。过去几年在市场震荡格局下,结构化私募产品发行数量一直强于非结构化产品。随着市场走牛,非结构化私募正成为发行主力,今年成立的非结构化私募占全部产品比例超过80%,创7年以来新高。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统计,截至3月27日,今年以来成立的私募产品达到1819只,其中非结构化产品为1468只,占比达到80.76%,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去年是私募大爆发年,有6089只产品成立,其中有4602只为非结构化产品,占比为75.58%。这意味着,今年非结构化私募占比提升超过5个百分点。

  记者统计了2002年至2014年以来数据显示,除2002年至2006年私募发行量极少,且没有结构化产品出现,基本都是非结构化产品。到了2007年大牛市时,非结构产品为88只,占比93.6%;2008年和2009年的结构化产品也还未大面积普及,非结构化产品占比分别为95.56%、89.89%。而到了2010年后,非结构化产品开始下滑,而结构化产品大行其道。数据显示,2010至2013年非结构化产品占比分别达到80.09%、76.51%、75.83%、76.93%。

  非结构化产品的增长,和市场走牛密不可分。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表示,近期准备发行一只非结构化的契约型私募,而不愿意继续发行结构化产品。“一般在市场尚未出现明显大趋势时,多数投资者倾向于低风险产品,而结构化产品的‘优先级’具有较高吸引力。一般是由银行或者信托公司寻找优先级别,而私募自己寻找劣后资金,比直接发行非结构化产品要简单一些。但现在牛市趋势已定,直接发非结构化产品也很容易。”

  实际上,上海一位第三方分析师也表示,发行结构化私募,很大情况确实是为了解决发行困难问题,一方面是投资者避险情绪较高,另一方面之前走私募走信托的“阳光化”道路,有最低募集规模要求。

  “结构化私募产品往往受机构的限制较高,现在更愿意自主发行非结构化私募,或者自主发行契约性私募。”另一位私募人士也表示,之前该公司发行一款私募产品,曾因一段时间净值跌破1元,仓位被信托公司限制而没有把握住市场行情,导致净值迟迟没有回升。这一情况在私募界也非常普遍,因此一旦市场走好,不少私募就更愿意发行非结构化产品,结构化产品往往有比例限制、平仓线、警戒线等,对投资限制较多。

  值得注意的是,因产品设计不同,非结构化产品更容易跑出黑马。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今年以来非结构化产品收益率达到9.06%,而结构化产品收益率仅7.14%。


(责任编辑: 李乔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