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春天,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在蛇口诞生。
时光荏苒,如今的平安,已经是拥有全方位金融牌照的综合金融集团,并已更名为中国平安(601318,股吧)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拥有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和中国第二大财产险公司。业务涵盖保险、银行、投资和互联网金融在内的金融行业诸多领域,总资产近4万亿元,在2014年《财富》“全球500强”排名中位列第128位,并在英国《金融时报》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排行榜中位居全球保险行业第一。
平安用其将近30年的发展历程,讲述了一段“最有质量的”的成长故事。
成长,以保险为起点
1988年成立后,机制灵活的平安便势如破竹,逐步从地区性保险公司走向全国性保险公司,从产险领域进入寿险领域。
在1993年,平安做出了两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从海外引进寿险个人营销体制并率先在中国金融业引进外资。此后几年,平安便迎来了其业务高速发展和规模急剧扩张的黄金时期。
2003年2月,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分业重组,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此同时,“一拖四”框架完全显现。2005年7月6日,平安银行(000001,股吧)总部在上海举行开业典礼。随着平安银行的挂牌,平安真正成为了一家具有证券、保险、银行、信托等多种业务的大型金融集团。
或许,没有人相信,如今拥有约60.8万名寿险销售人员和约21.2万名正式雇员的平安,当初仅有13名员工。近30年,平安的总资产从5000万到近3.86万亿元,平安的保费收入从数百万到2014年底的3260亿元。
平安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外体”和“外脑”,换一种说法就是它的国际化的视野和管理方式。
平安的外体由数个与国际接轨的“第一”组成。平安在国内保险业中首家聘请了国际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际标准审计公司财务并出具财务报告;在国内保险业中第一家聘请国际精算师事务所,出具国际标准的精算报告。
平安的外脑时间最早——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率先在金融业内引入外脑;比例最高——20年来其核心高管中有一半左右来自“空降兵”;存活质量好——“空降兵”除在平安发挥作用之外,还因对国家的贡献,有3位外籍高管获得国家友谊奖。
转身,决胜互联网平台
平安围绕医、食、住、行、玩等需求,从生活切入,搭建互联网金融平台,初步形成“四个市场、两个聚焦、一扇门”的战略体系,为其“最有质量”的成长故事续写了互联网金融的新篇章。平安的“四个市场”分别为陆金所的资产交易、万里通致力于积分交易、平安好车的汽车交易以及平安好房的房产交易。与“四个市场”相辅相成的则是“两个聚焦”和“一扇门”。平安的“两个聚焦” 指的是聚焦于资产管理和健康管理两大业务领域;平安的“一扇门”是互联网世界任意门,让平安“医、食、住、行、玩”广泛的生活应用场景无缝衔接,用户可选择任意一扇,在丰富的金融、生活环境中享受一站式服务。
好的产品和服务一定是能找到用户的“痛点”,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用户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可以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更加便利地寻找到需要的金融资源,使得金融服务更加直接,用户基础更广泛,这些都有助于企业判断和找到这些“痛点”和需求,使服务更具个性化,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事实上,平安在描绘互联网金融美好蓝图的同时,并没有忘记与核心金融业务相结合。前不久,平安深挖“金融+生活”的庞大信息,利用“大数据、移动、云”三种技术,成功推出了针对女性的专属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产品,掀起了核心金融业务与互联网金融的新高潮。
诚然,平安 “最有质量”的成长故事远未结束,其正在用互联网金融续写着传奇。而在平安近30年的历史中,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不断的危机感以及转身,成为这只金融巨擘裂变式生长的化学试剂。
【点评】
平安的张力
李致鸿
“去年的马明哲,领导不了今年的平安。”马明哲说这句话的时候,正值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当时国内金融业人心惶惶。
17年过去了,马明哲和平安始终没有忘记居安思危的道理。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迅猛的科技发展趋势,平安选择了“蓄势待发,决胜新平台”。
中国平安集团首席信息执行官兼首席运营官陈心颖表示,马明哲“在新年致辞中特别提到,平安的危机感来自市场、技术、客户和行业的快速变化。平安过去的成功得益于一直以来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包容的文化,未来的平安会继续保持高度的危机感、紧迫感和开放、包容的文化,积极促进内部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