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货币政策松紧、利率市场化、汇率、人民币国际化、互联网金融监管、民营银行准入……一系列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3月12日下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得到了解答。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成立存款保险的机制,各方面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个人估计,今年上半年就可以出台。”
此外,周小川还透露存款利率上限放开的最后一步,今年有非常高的概率。但对大家最为关心的货币政策是否会更多“放水”以支持实体经济,周小川则表示,并没有改变稳健的货币政策状况。
除了存款保险制度、存款利率上限放开这两大动作,周小川在答记者问时,还透露两大信息:互联网金融政策不久将出台;今年要推出深港通。
存款保险机制
各方面条件已基本成熟
所谓存款保险,是指存款银行交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当个别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使用存款保险基金依照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及时偿付。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呼声格外强烈。“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改革重要的一步棋,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紧锣密鼓的准备,去年末已经把存款保险条例公开征求了意见。征求完意见,结果总体也都是正面的。”周小川说,这说明成立存款保险的机制,各方面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个人估计,今年上半年就可以出台。”
2014年11月30日,由央行起草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设为人民币50万元。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50万元的最高偿付限额可以覆盖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
根据此前的征求意见稿,存款保险制度要求实行强制保险,所有的存款类金融机构都必须加入存款保险制度。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最终存款保险制度将以公司形式还是基金形式出现,可能高层已经达成共识。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能够为民营银行解决担保问题,也是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存款利率上限
今年放开概率非常高
周小川表示,去年人民币存款利率的上浮空间又扩大了20%,今年前不久的这次利率调整,又再进一步将向上浮动区间扩大了10个百分点,因此大家是非常合理地估计,认为离利率市场化也就是最后的存款利率上限的解除已经非常近了。
当天一同出席记者会的央行副行长易纲补充说,央行进一步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2倍扩大至1.3倍后,商业银行还是能够差异化地定价,出现了上浮区间不同的阵营:大银行上浮得少一点,10%左右;中型的银行,即股份制商业银行,上浮了20%左右;一些小的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上浮多一些,可能在20%到30%。实际上,通过这种差异化定价,商业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优化已在形成。“我认为中国利率的基准在逐步成熟,所以利率市场化条件正在朝着越来越成熟的方向发展。”易纲说。
温彬认为,此次存款利率上浮区间扩大到30%以后,银行提价有更大的差别,意味着各家银行经营中对负债成本和收益的管理更接近市场化水平,下一步可能会将大额存单向企业或个人扩大范围推出,这样一来,银行的市场化经营范围也会进一步扩大,差别定价将更为突出,未来直接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水到渠成。“今年如果能有一个机会,可能存款利率上限就放开了,大家期望中的最后一步就走出来了,这个概率应该说是非常高的。”周小川表示。
货币政策
并未改变稳健状况
在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M2增速12%的目标。据此,周小川表示,观察货币政策松紧的程度,其中一个是用M2,所以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了M2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尽管使用了各种工具来进行调节,其中也包括一部分定向的货币政策的调节。但是加在一起后,广义货币供应量也就是M2的增长仍是适度的,所以并没有改变稳健的货币政策状况。
央行3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5.7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上月末高1.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2万亿元,同比多增3768亿元。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5万亿元,比上月少7099亿元,比去年同期多4608亿元。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当前需要解决短端利率过高,利率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也需要解决长端信贷利率过高,让信贷更有效投放实体经济的问题,预计央行会继续以较快节奏放松货币政策,数量、价格政策双调,五一前降准降息都将再次兑现。”
此外,对于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问题,周小川表示,我们历来是有很好的沟通,只要有需要就会有一些调节的手段,同时也可能出台一些新的举措来支持香港,起到离岸人民币中心的作用。今年有一件事肯定会有进展,继去年的沪港通之后,今年还要有深港通。这些都使我们在资本市场的相互沟通和支持资本市场相互沟通方面,会给予更大的管理上的便利性来支持香港所能够起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