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读懂两会传递出的货币政策新意

2015年03月14日 07:06    来源: 证券日报    

  ■高连奎

  细心的投资者可能会发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2%左右”的后面,还有“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等相关表述。也就是说,今年广义货币的增长可能会到达12%以上甚至更多,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提前预留了空间。关于广义货币投放的增长方式,报告中也提到了利率,存款准备金,再贷款等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不搞大水漫灌”的说法这次没有出现。任何政策都必须与经济周期相对应,经济有了危机就应该全面放松。笔者支持这种适度放松货币的做法,在当前通胀早已消失、经济已经进入实质通缩的局面下,中国确实应该尽快对先前超调的货币政策进行回调。

  其实这几年中国经济的低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广义货币的紧缩。截至2014年12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元, 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派生货币”,相当于真金白银的基础货币的数量只有32万亿元。去年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17.37万亿元,即使按照存款准备金18%计算,被冻结货币也有20.2万亿,这占到基础货币32万亿的63%,也就是中国63%的货币躺在央行睡大觉,根本没有处于流通的状态,相当于没有发行。这才是中国这几年一直闹“钱荒”的根源。

  如果假设货币乘数为四倍,20多万亿的存款准备金可以派生出规模高达80万亿的广义货币,而80万亿的广义货币大概有一半约40万亿是为了保证经济稳定所必须的,而另外四十万亿则为先前应对通胀而进行的超额紧缩。对于这超过40万亿的货币紧缩,舆论噤若寒蝉。在一些人看来,通胀比增长更值得担心。

  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跌至24年来的最低点7.4%,是1990年以来经济增长最为缓慢的一年。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8%;当年1-11月份,全国铁路累计完成货运同比下降3.2%。而与此同时,美国情况则要好的多。去年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5% ,为11年来同期最高,目前美国失业率已下降至5.8%的历史低位。

  中国经济加快增长已经是时不我待。没有“稳增长”,不仅民族复兴的目标没法完成,就连民生保障、环境治理都会成为空谈。

  更现实的是,在货币紧缩的大环境下,经济增长只能靠财政加杠杆,而现在又不太应该在财政上加杠杆,应该启动民间投资。中国民间经济潜力是很大的,现在的问题是经济前景比较好的行业,都处于没钱可用的状态。中国要想财政降低杠杆,必然要启动民间的企业投资,而放松货币就是一个绕不过的办法。降利息可部分降低融资成本,但效果不会太好,因为现在并非是因为利息太高,而是货币太少,大量的货币都被以存款准备金的形式冻结在了央行,商业银行也没钱。民间的钱大部分来自银行,银行没钱,民间就没钱。

  前几年中国受制于各种因素,一直不敢放松货币,比如M2与GDP的比例魔咒。其实,中国的M2与美国的M2完全具有不同的含义。况且即使含义相同,中国的M2也应该远远高于美国。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M2代表的是中国几千年的财富积累,而美国只有两三百年的财富积累。中国的古董进入市场交易都要对应货币投放,而在美国、欧洲要少得多,这是中国文明古国的特点所决定的。此外,其他收藏也会占用货币。比如四川挖出一根乌木,市场上卖出了几百万的价格,中央银行都要对应投放百万左右的货币。总之,中国几千年文明积累下太多的财富,这些都要对应货币投放,都是M2的构成。其实,在中国M2是GDP的五倍、十倍都不奇怪,毕竟GDP只代表一年的财富创造能力,而M2则对应的是几千年的财富积累。

  美国货币M2/GDP比重其实并不小,而是比中国大的多。从表面上看,美国M2/GDP目前大约0.8-0.9,中国为1.8--1.9,日本为2.4左右。但是,美国M2口径比中国小:中国M2含流动中现金M0、本外币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包含了货币及准货币;美国M2只含M0、活期存款、旅行支票存款等,不包括准货币,不含政府单位存款、不含大额定期存款、不含外资银行存款,也不含机构货币基金。按中国口径,美国M2/GDP比重大约1.6左右,略低于中国。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金融衍生产品价值300多万亿美元,如资产抵押证券化产品,连美联储、财政部也作为货币存储和使用,这些产品可以抵押、计价、存储、交易,充当货币功能。中国目前这类衍生产品不到1万亿人民币。如果加上这些“准货币”产品,美国的实际广义货币占GDP比重,是中国的几十倍。因此,中美M2缺乏可比性。

  总之,中央政府在新经济形势下适度放松货币政策非常符合时宜,也抓住了加快中国经济增长的牛鼻子。如果这一货币政策执行到位,中国经济在2015年有望走出通缩,并顺利达成中高速增长的目标。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世界经济主管)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