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智库看两会:我眼中的“三个支撑带”

2015年03月12日 20:01    来源: 新华网    

  编者按:又是一年“两会”时,热点怎么判?怎么看?怎么办?表担心,我们为你请来“军师”做参谋。新华社专门开辟了“智库看两会”栏目,邀请国内知名智库的“大拿”为大家解读“两会”内外,让你站在智者的肩膀上读懂中国。

  “协同东中西,贯通南北方,放眼全世界,开放促改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为“三个支撑带”,为何将这三个区域发展规划作为支撑发展、加速改革的抓手?专家们这么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关键词:去同质化 空间潜力

  这是一个新的区域发展的战略,不同战略着眼点不一样。京津冀协同发展,着眼于优化在环渤海地区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以优化各种功能的布局,使得北京更好发挥首都功能,把非首都功能输出,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河北的发展。长江经济带是用好长三角龙头对沿江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中西部省份的辐射作用。原来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同质化的战略,比如振兴东北三省,长江经济带则是横着的,通过有落差地区的区域规划去优化生产力布局。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一个重要潜力就是广大的中部和西部发展水平还不高。

  “一带一路”则是跨境的,覆盖五六十个国家的大战略,是通过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以及“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深化经贸合作和民间往来,来促进更大区域的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在周边和外部创造一个更大的空间。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关键词:区域协同 中长期发展

  中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下一轮经济发展新空间。因为中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这实际上也是潜力所在,在推进新的区域一体化中,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产业转移和合作等方式,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动力。所以,区域发展空间的增大将极大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发展首都经济圈,带动河北转型;长江经济带则以东部地区为龙头,横向带动部分中西部省市发展。另外,“一带一路”可以作为区域发展的总抓手,因为“一带一路”很大一部分涉及西北和西南的省市,可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所以说,这三个支撑将形成中国未来中长期的增长点,扩宽经济增长空间,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会更快,在未来发展中形成全国一个新的发展格局。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产业转移 优先示范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距使得中国经济回旋余地较大。“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可以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使城市和沿海地区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农村和内地获得新的优势,进而使一些产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这种跨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和推进效应在大国会产生新的生产力。

  对于“一带一路”战略而言,距中国相对较近的国家可以优先推进,政局稳定、与中国保持长期友好关系的国家也可以优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较弱的国家也要优先推进,因为只有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了,相关制造业才能更好地“走出去”,还要在一些国家优先做出良好示范,从而吸引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加入。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资源整合 统一市场

  这三个增长战略很好地把握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间不平衡问题,也是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的问题。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主要关注对内开放。这两个战略涉及中国最具潜力的几个地区。通过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加大区域间的协同,来推进区域间开放和国内资源的整合。这也是解决当前中国各地市场不统一问题的途径。打通省际之间的联系,协调货物贸易、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政策,建议统一市场,降低区域间交易成本,提升市场效率。

  “一带一路”则是转移国内优势富余产能的重要通道。在推进过程中,需要整合资源,协调利益,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在这三个增长带的推进过程中,重要的是打破利益藩篱,打通思想、政策和市场阻碍,以更开放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自身发展、区域发展和国家发展。

  瞭望智库高级研究员林卿颖:比较优势 协调协同

  三个增长带对中国重塑比较优势,激活增长潜力有重要战略意义,出发点就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协调内外市场和内外资源,加快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内外两个增长动力。通过三个增长带保持政策的战略梯度,统筹好各要素资源,打造跨区域和跨境产业链,通过功能纾解来解决当前新常态的某些瓶颈。难点既来自中央顶层设计,比如加快FTA谈判和调整区域发展政策,更重要的是地方要改变发展思路,要有全球视野和开放格局,要有调整产业结构和功能布局的决心。

  从三大增长带目前推进的情况看,交通等基础设施力度较大,但是产业输出承接却缺乏有效的协调协同机制。国内产业转移多面临区域同质化,缺乏协同动力,企业“走出去”又遇到标准落后、理念落后、人才缺乏和金融支持不足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及时解决。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