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海外人士眼中的两会财经热词

2015年03月10日 18:20    来源: 新华网    

  今年两会上,“新常态”、“7%左右”、“双引擎”、“一带一路”等词频频出现。透过这些关键词,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触摸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读懂中国经济的走向。那么,海外专家及媒体又是如何看待和解读这些关键词的呢?

  热词一:“新常态”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陈抗教授认为,评估经济的好与坏不能仅看增长率一个指标,经济增长应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惠,为老百姓提供就业机会、改善民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入追求质量、重视可持续性的“新常态”,符合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

  他说,中国经济从“旧常态”到“新常态”的转变,必须要经历一定的阵痛。旧的增长方式转变了,经济增速放缓不可避免。

  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亚洲部中国项目经理容恺桦认为,“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高速增长不可持续,也造成了不少问题,例如环境污染、社会不公加剧、城乡二元结构加深等。现在,中国必须升级经济结构,注重自主创新、可持续性以及发展质量。

  热词二:“7%左右”

  德国法兰克福财经管理大学经济学教授霍斯特·勒歇尔表示,对中国来说,7%左右的增速没有任何问题,这一速度依然远高于世界绝大部分经济体。

  法国《回声报》的文章说,中国将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下调到7%左右,意味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速继续放缓。

  该报认为,中国政府有意调降经济增长目标,是为了在环境、金融等领域实现更健康发展。事实上,增速目标调低后,中国拥有更广阔的政策空间,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并更好地保护环境。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地缘经济与战略中心主任桑贾亚·巴鲁说,在经历了30年的高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非常正常,没有必要对此悲观。中国仍将是一个中高速增长经济体,继续为就业和收入增长提供新的机会。

  热词三:“双引擎”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陈抗教授说,“双引擎”战略(即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提到了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这非常重要,政府在这方面也大有可为,需要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地缘经济与战略中心主任桑贾亚·巴鲁认为,过去30年间,中国在鼓励企业创新方面取得骄人成绩,中国企业家凭借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在全球获得巨大成功。

  热词四:“一带一路”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艾丽斯·埃克曼认为,中国的“一路一带”战略具有多重目标。一是通过带动中国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二是开辟向欧洲出口的更快捷的铁路线路;三是使中国更好地利用中亚地区资源;四是从长期看,通过经济合作带动政治和安全合作,缓解中国西部地区的安全难题。

  《亚洲日报》副社长兼总主笔钱丰表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国际区域合作战略,实际上同样能带动中国国内各省市、各地区之间的区域合作,大批中国企业都能利用这个机会,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

  他提到,中国政府还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这种突破固有地区、省、市概念的跨区域合作,正体现了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战略思维。(执笔记者:杜静;参与记者:韩冰、包雪琳、饶博、唐志强、唐璐、刘彤、李颖)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