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1小时送达:为什么外国“月亮”比中国的圆?

2015年02月03日 07:37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在快书包创始人徐智明开始寻求将快书包出售后不久,业内对“一小时送达”这一概念进行了讨论,其中有关“一小时送达”属于“伪命题”的声音最大。那么快书包的出售是不是就意味着主打“一小时送达”的企业已没有发展前景?让我们来看看,同样主打“一小时送达”的美国杂货投递创业公司Instacart的发展情况。该公司近期筹集到了2.1亿美元融资,有外媒体还报道称,Instacart估值高达20亿美元。可以说,快书包与Instacart在很多地方都有着相似之处,但最终两家企业却走向了不同的道路,获得了不同的结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整理两家公司的差异点,希望能够给国内的创业公司带来一些启示。

  商品品类:单点PK多元

  快书包上线之初只做书一个品类,因为徐智明认为书是标准化产品,可以很好地进行比价,但其忽略了书并不适合“一小时送达”这个事实,因为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书的需求不是很急,“一小时送达”可能完全没必要。再后来,快书包衍生出了“爱抢货”项目,开始定位于进口食品和进口日用品,但时间节点无疑已经错过。

  对比Instacart的创始人阿普瓦·梅塔,其曾是亚马逊的一名工程师,负责开发复杂的运算程序,找出送货上门的最有效路线。因此,阿普瓦·梅塔始终对物流和供应链有着深刻了解,而创立Instacart也是因其认为亚马逊的服务并非十分高效。

  Instacart成立于2012年,,一开始就选择日常杂货作为经营重点。这些杂货都是Instacart在当地杂货店精挑细选而来,并且只通过手机发布,从农产品到熟食、酒、零食,再到化妆品。从WholeFoods(全食)、Costco(好市多)等连锁零售商,以及规模较小独立超市的存货目录中选购商品,因此货物品种丰富、齐全。没有“刚需”商品,意味着用户登录以及购买的频次偏低,事实上,流量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差不多可以算是 “命门,”没有流量,没有转化率,也就没有订单和销售流水。各家电商平台一方面想尽一切办法拼命留住用户在平台逗留的时间,另一方面不断从各个渠道购买流量,提高用户购买转化率。但快书包的尴尬之处在于,一小时本身是一个非常小的需求,平台上的品类也非常有限,用户进来之后,发现没有可买的东西,自然也就流失掉了。

  仓储物流:自建PK外包

  再从物流的高效率运转方面来看。徐智明在接受采访时曾反思,快书包一直没有解决线上购买体验难题,快书包的模式又需要自己备货,这使快书包上线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都在做一件事情,在一小时的配送需求和产品之间找到平衡。这确实是快书包最大的问题,用自建仓储方式提供一小时物流配送,在单位面积中设立一个配送站提供物流服务。很多时候即使没有订单,也需要为配送人员支付薪酬。

  可以这么说,快书包四年来一直面临转型阵痛,这种阵痛并不是自身团队能力或者商业模式缺陷造成的,而是一种边界的困惑:究竟哪些商品适合一小时送达,用户又需要哪些一小时送达的商品,从始至终,快书包就在供与需的两头疲于奔波。

  而Instacart又是如何解决这一的问题?或者说其是如何利用人力,以及物流来实现效率与效益之间的平衡?

  据了解,一旦客户下达订单后,Instacart方面就会派出个人购物配送员,并告知他们需要去哪家商店,所购商品位于这些商店的哪个货架通道中的哪个货架上。为提高效率,每个购物配送员同时按几份订单采购商品,相当于一次购买六七十件商品。如果一位客户从三家商店订购商品,Instacart则会派出三名个人购物配送员分别前往这三家商店,让他们在购物后会合,把各自购买的商品合在一起送货上门。由此来看,Instacart是不需要自建仓库、组建车队,唯一要做的就是为个人购物配送员与用户提供一个交易的平台,这是一个采用外包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递的服务。

  无论是Instacart还是快书包的一小时送达确实解决了某种痛点,这是一个美好的商业模式,但基于人力配送对服务的要求过高,并且一定意义上只能适应于区域化市场,一旦扩大规模就将会陷入到泥潭之中。消费者确实会购买杂货,但对一些商品的需求紧迫性明显不会太高,他们确实都希望能够尽快送达,但是更希望的是能够获得低廉的价格。1小时送达看上去有点过于追求速度,服务质量往往可能被忽略,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甚至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来看都有挑战性。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