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北京1月22日讯(记者 陈果静)公开市场的持续沉默今天被打破。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85%,与去年相比利率有所下调。这是央行自去年11月下旬起,连续15次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后首度“出手”,更是逆回购操作暂停近一年来首次重启。
由于央行上一次开展逆回购操作是在2014年春节前的1月28日,因此市场普遍认为,此次逆回购的重启或与平抑今年春节前后资金面可能的波动相关。每年春节前,由于企业缴税、人们对现金需求增大,集中提现等因素,流动性压力往往较大,在春节前释放流动性也是央行的惯例。
市场人士预计,在重启7天期逆回购后,中期货币政策工具也会与之配合,来调节市场流动性状况。1月21日,央行证实在近期对部分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展开了中期借贷便利操作(MLF)。除了2695亿元到期续做外,央行还新增了500亿MLF,利率为3.5%。此外,财政部与央行还在22日进行了500亿元国库定存投放。因此,本周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就新增了1000亿元流动性。
此次逆回购价格引导的意义可能更大。此次逆回购3.85%的中标利率明显低于2014年1月21日开展7天期逆回购时4.1%的水平。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预计,未来7天期逆回购招标利率有望接替此前的正回购利率,成为货币市场的“定海神针”。此前,央行曾在2014年三次通过下调正回购利率来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
更有人把逆回购的重启与降准联系起来,认为逆回购重启将降低降准的必要性。中金公司分析师认为,公开市场操作与降准等政策工具的效果完全不同,公开市场操作可以起到调节短期流动性的作用,而降准能够调节长期流动性,并增加货币乘数,改善实体经济的货币供给。
2014年12月,新增外汇占款下降近1200亿元,外汇占款增速放缓也是大趋势。因此,2015年基础货币缺口亟需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来补充。民生证券分析师认为,抵押补充贷款(PSL)能实现稳增长、弥补基础货币缺口、确定中长期政策利率的目的,有望于不久后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