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正式开通至今仅两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月港股市场虽颇平淡,但A股市场却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大涨和惊心动魄的大跌,尤其是1月19日的“股灾”,以及其后两天的上涨,让不少投资者忽悲忽喜——满仓踏空者有之,满仓跌停者有之,风格转换失败两面被“打脸”者有之……要在A股市场上赚钱,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有这样一些“聪明钱”,却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每每踩中节奏——上涨前加仓,下跌前减仓,暴跌时其抄底,反弹时高抛,尤其在“1·19”前后,其时点选择之精准令人叹服,20日、21日共买入A股约40亿元。这些“聪明钱”,就是通过沪股通渠道买入A股的北上资金。
有着多年炒股经验的何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外资投资动向可作为未来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而在沪港通到来前,“一直找不到如此方便透明的渠道。”
外资提前逃顶精准抄底
1月19日,沪指跌7.70%报3116.44点,创下6年半来最大单日跌幅;1月20日强势反弹1.82%,1月21日大涨4.74%,并创出5年来单日涨幅新高。短时间如此剧烈的震荡,就连一些长期浸淫A股的本土专业机构投资者也无所适从,损失惨重,但通过沪股通进入A股的外部资金却神奇地实现了高抛低吸,从中大赚特赚。
1月16日,即“1·19”大跌前一个交易日,继1月15日沪指大涨3.54%后,当天沪指再度上涨1.2%,且盘中最高一度上冲高至3400.32点,距离此轮行情最高点3404.83只有不到5点的距离,市场沉浸在一片乐观情绪当中。但正是此时,沪股通净买入萎缩至1.26亿元,较12月日均约14亿元的净买入相去甚远。
事实上,自1月6日开始,沪股通资金就已经在悄悄布局撤退。1月5日,沪股通资金净买入20.02亿元,沪指大涨3.68%,并一举突破了3300点整数关口。但到了1月6日,沪股通资金流向发生逆转,净流出0.24亿元,随后截至1月8日,其净买入额都处于极低的水平。
1月12日,沪指下跌1.71%,全天振幅3%——无论从绝对跌幅还是振幅、成交量看,在本轮行情中,这一天都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交易日,但当天沪股通资金突然大举净流出12.73亿元,系沪股通开通以来的最大流出值。13日,沪股通资金继续流出2.5亿元;一直到16日,沪股通资金的净买入量都十分有限。
不难看出,在“1·19”大跌之前半个月,沪股通资金愈发谨慎,不但没有跟随大涨而大举建仓,反而是在不断减仓。
如果仅仅是从上述情况判断沪股通资金“保守”,那就错了。经历“1·19”大跌之后,尽管有证监会的紧急安抚以及新华社的 “打气”,但1月20日当天整个市场情绪仍然偏悲观,尤其是本轮行情的领头羊券商股继续大跌,银行股多空博弈十分激烈,整个市场仍是小心翼翼。但就在未来行情并不明朗的情况下,1月20日当天沪股通资金净买入21.44亿元,是12月8日以来的最高值。1月21日,沪股通资金再接再厉,净买入19.26亿元。两天净买入40亿元,沪股通资金在成功逃顶的同时,又抓住了这波大反弹。
关注沪股通资金“风向股”
沪股通资金在A股此轮大调整中表现出的提前逃顶和精准抄底,在中国平安(601318,SH)身上反映得可谓淋漓尽致。
中国平安长期占据沪股通十大活跃个股的前列,但从12月下旬开始,净买入金额便不像前期一样大举流入,净买入金额最高为去年12月16日的3.51亿元,最低为今年1月7日的0.15亿元,总体来看资金仍在流入,但再也未突破12月12日8.28亿元的高峰。到了1月12日,沪股通资金开始果断撤出,当日净卖出6.49亿元中国平安的股票,是当天净卖出最多的沪股通股票。其后在13日,沪股通资金又净买入0.44亿元的中国平安股票,但紧接着在14日至16日,沪股通资金继续抛售中国平安A股,净卖出金额分别为0.49亿元、3.56亿元、1.23亿元。
也就是说,后来在“1·19”大跌中,中国平安跟其他金融股一样躺在了跌停板上,但沪股通资金已经提前撤出。记者统计,在“1·19”大跌前一周,沪股通资金一共净卖出了11.33亿元中国平安A股。
在中国平安身上,沪股通资金同样不仅成功逃顶,还成功地抄了底,玩了一把短线。在“1·19”大跌当天及第二天,港资又开始净买入中国平安,19日和20日分别净买入了1.07亿元和1.56亿元,21日,中国平安大涨9.54%,而当日中国平安仍位列十大个股成交量第一名,沪股通继续净买入3.37亿元。
成熟的资本市场培育成熟的投资者,在参与A股投资的港资中,大部分都是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在A股散户们抱怨“满仓踏空”时,被急跌急涨的行情吓懵时,沪股通的投资者始终按照着固有的节奏预估风险,判断买卖点,精准逃顶抄底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