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险资参与国家战略方案将出台

2015年01月08日 08:04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编者按:2015年,监管层将继续在保险业“新国十条”的框架下推动政策落实,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方案正在研究当中,“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为其中的重点内容。上海一家大型保险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资金在配合国家战略,加大资金运用力度上已有所预判,如相关方案如期出台,将给保险业投资带来新的利好。

  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政策,正在逐条践行保险业“新国十条”划定的蓝图,为险资运用拓展更大的空间。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继监管层放开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批准保险资金设立私募基金等动作后,鼓励保险业参与国家战略的方案也正在酝酿当中,而保险资金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将成为其中的组成部分。

  机构人士表示,相关方案出台将给保险业投资带来新的利好。在推动保险业“走出去”的指引下,保险业对于产业的参与已不仅限于开发相关的保险产品,港口、物流、航空、园区建设、公路、环保、水利等板块都有获得险资支持的潜在机会。在股权投资、不动产、养老社区、医疗和健康产业等领域,保险机构和资金的配置空间也会逐渐显现。2015年,市场对于上述国家战略推进落实的呼声渐高,而保险业谋划寻求投资机会的努力也已开始。

  热盼利好

  2015年,监管层将继续在保险业“新国十条”的框架下推动政策落实,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方案正在研究当中,“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为其中的重点内容。

  上海一家大型保险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资金在配合国家战略,加大资金运用力度上已有所预判,如相关方案如期出台,将给保险业投资带来新的利好。考虑到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项目可能更对保险资金久期求稳的“口味”,保险机构也很期待监管层能推出实质利好投资的配套措施。“一带一路”政策兼具内外投资机遇,“长江经济带”则以国内投资项目为主,对于保险资金“走出去”,积累多方投资经验,提升运用效率都构成机遇。

  2014年9月以来,保监会发文对投资连结保险投资账户、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保险资金设立私募基金、保险机构管理养老保障管理业务和保险养老社区统计制度进行规范,从多个方面为险资投资松绑。在放开前端的同时,保监会也反复强调管住后端的重要性。9月末,保监会发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偿付能力监管标准,10月中旬通报了保险公司投资信托产品风险,并发布《保险集团并表监管指引》《保险资产风险五级分类指引》和《保险集团并表监管指引》,引导保险机构加强全面资产风险管理工作,改进保险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传递。随后,保监会在年末部署保险机构开展“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工作。

  多路出击

  保监会发布的2014年前11个月行业统计数据显示,保险业总资产98318.90亿元,资金运用余额89478.79亿元。保监会相关人士表示,随着政策进一步开发,险资投资体量将继续增长。

  保险资金运用上,“新国十条”明确,鼓励保险资金利用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方式,支持重大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等民生工程和国家重大工程;鼓励保险公司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债权、基金、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为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加快发展境外投资保险,以能源矿产、基础设施、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农业、林业等为重点支持领域,加大再保险对农业、交通、能源、化工、水利、地铁、航空航天、核电及其他国家重点项目的大型风险、特殊风险的保险保障力度。

  保险机构人士表示,可以预期,在“一带一路”的投资机会上,保险资金可以参与相关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或通过参股公司,或投资为小微企业出口服务的创投基金,或发起设立专项基金投资标的企业。

  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上,保险资金有望多路出击,基础设施债权计划项目的形式将被更多保险资金重视。北京一家中型保险机构研究人士认为,长江经济带涉及的四川、重庆、湖北、江西、江苏、上海等多个地区都已有多个保险资金参与投资的债权计划项目,而相关政府部门也都有吸引险资进入的规划。如果保监会在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保险业参与物流、能源矿产、基础设施、交通等领域,将不仅限于开发相关的保险产品,港口、物流、航空、园区建设、公路、环保、水利等板块都有获得险资支持的潜在机会。在债权计划外,资本市场也有望提供投资窗口。股权投资、不动产、养老社区、医疗和健康产业等方面,保险机构和资金的配置空间也会逐渐显现。

  抢占落点

  对于保险资金参与国家战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保险机构和人士均表示乐见后续成效。合众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江经济带贯通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市与超过全国40%的人口和生产总值,保险业联手养老与健康服务产业也将借政策“春风”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养老社区及与之配套的医疗、护理、健康管理服务将成为一大推动方向。

  公开资料显示,险企在长江经济带上的投资布局早已开盘,且参与的基础设施债权计划项目较多。2009年,太平洋(行情,问诊)资管参与“太平洋-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债权投资计划”,2010年,发起设立“太平洋-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债权投资计划”和“太平洋-泰州长江大桥债权投资计划”,而“太平-南水北调工程债权投资计划”则募资200亿元。同年,中国平安(行情,问诊)参与“平安-江阴大桥债权投资计划”。2013年,“人保资本-三峡新能源风电债权投资计划”创立。除基建项目之外,保险资金在不动产投资、能源、环保等方面也有所涉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人寿(行情,问诊)、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行情,问诊)、中国太平等多家保险机构均已参与到和长江经济带相关的投资项目当中。大中型保险机构对于“一带一路”相关的区域也有所调研,并部分提出了战略发展构想。分析人士认为,从拓宽险资空间的角度而言,保险公司已在寻求抢占政策落点上摩拳擦掌,待有关政策明确后,下一步可投资的领域将不仅限于债权投资计划,相应的资金对接会或成为常态。

  记者独家获悉,近日保监会在业内下发了关于《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的征求意见的通知,并要求于1月中旬进行反馈。

  “放开前端,管住后端”是险资资金运用的基本思路。面对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数量的快速崛起,定规矩成为必然。

  对此,保监会立下五条禁令。按照要求,投资计划不得投资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基础设施项目:国家明令禁止或者限制投资的;国家规定应取得但尚未取得合法有效许可的;主体不确定或者权属不明确等存在法律风险的;融资主体不具备融资的法定资质的;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险资不得直资基础设施项目

  保险资金要拐个弯投资基础设施,不能直接上。

  为了防范风险,保监会明确,作为委托人的险资,不得有以下行为: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未依法注册的投资计划;利用投资计划违法转移保险资金;妨碍相关当事人履行投资计划约定的职责;投资计划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禁止行为。

  按照《办法》,险资可以用投资计划,采取债权、股权、资产支持及其他可行方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

  《办法》所称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是指委托人将其保险资金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意愿以自己的名义设立投资计划,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为受益人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投资计划是指各方当事人以合同形式约定各自权义关系,确定投资份额、金额、比重、期限、资金用途、收益支付和受益转让等内容的金融工具。

  保监会要求,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应当遵循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和资产负债匹配原则。

  同时,保监会还对投资计划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了规定。要求投资计划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政策;项目立项、开发、建设、运营等履行法定程序;融资主体无不良信用记录;融资主体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业务许可证;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受托人管理费10%计提风险准备金

  要当险资的受托人,得利益捆绑。

  为了防范风险,保监会还要求作为受托人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专业管理机构,应当建立相应的净资本管理机制和风险准备金机制,确保满足抵御业务不可预期损失的需求。风险准备金要从投资计划管理费收入中计提,计提比例不得低于10%,主要用于赔偿受托人因违法违规、违反受托合作、未尽职等给投资计划财产或者受益人造成的损失。不足的,受托人应当使用其固有财产进行赔偿。

  去年底,国家发改委官员公开表示,针对重点领域建设项目的长期投资,要大力发展债券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融资工具,延长投资期限,引导社保资金、保险资金等用于收益稳定、回收期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

  中国经济步入发展“新常态”,保险资金投资间接基础设施数量的增加,使得保监会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守卫着这块领域,免接“最后一棒”。

  包括债权投资计划、信托计划、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等另类投资正不断出现在险资的投资标的中。2014年11月底的数据显示,在近8.95万亿的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另类投资已超过1.7万亿元,占比19%。和2012年末不到10%的占比相比,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数据显示,2014年险资约1.9万亿的其他类投资中,基础设施债权计划、股权投资和信托投资,三项共计1.66万亿,占比87%,如再加上1150亿的不动产(包括自用性),前四类占比则达93%。

  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保险机构全线净减持债券,而近期多家险企在接受券商调研时明确表示,今年将加仓权益投资

  元旦之后,保险公司积极加仓权益投资的序幕正在迅速开启。

  最近两个月,多数险企“坐享”前期持仓股票升值带来的浮盈,但一方面鉴于年终时节要落袋为安,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确认牛市的到来,因此,险企主动加仓显得十分谨慎。

  持续上涨的股市让保险公司再也不能淡定地观望,出手加仓的时机已到。中信证券(行情,问诊)预计,险企新配置资产的30%将投向权益资产,大约将给股市带来2700亿元的新进资金。

  存款和债券配比

  或进一步下降

  尽管从大类资产配置来看,保险公司并不经常调整各类资产占比,但若从更长的时间周期观察,这种悄无声息的变化就会显现出来。例如,以截至2013年5月份的数据与截至2014年11月份的数据相比就可以发现,险资的银行存款占比从30.99%下降至27.84%,债券投资占比从45.04%下降至40.19%,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从12.22%下降至10.68%,其他投资占比从11.75%上升至21.29%。在这一年半时间里,险资投资的四大类配置呈现“三降一升”的格局,另类投资占比几乎翻番。

  “不过,这一格局在2015年必将改变。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将明显上升,而银行存款和债券占比继续下降的可能性较大,另类投资的占比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某险企投资总监曹石(化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截至去年11月底,险资银行存款的投资占比为27.84%,仅次于债券投资。银行存款是比较简单的投资方式,风险也较低,但其中存在的关联交易、质押融资、利益输送等问题被监管层多次提及,2014年也专门发布文件规范银行存款投资。同时,在利率下行周期,银行存款收益率趋降。

  从债券市场来看,曹石认为,2014年“股债双牛”的格局在今年可能发生改变,监管层对债市的风险防范措施以及股市持续上涨的格局,会对资金流产生很大影响,今年的债市投资机会可能会缩小。近日公开报道称,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保险机构12月份对国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企业债、中期票据等各类主要债券品种均进行了净减持,其中国债和企业债净减持规模均在100亿元左右。数据似乎也印证了上述观点。

  因此,从趋势上看,2015年的银行存款和债券投资占比可能进一步降低。

  从另类投资的占比来看,根据保监会对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规定,保险公司投资其他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5%。而从行业水平来看,截至2014年11月底,险资的其他投资额约为1.9万亿元,占比为21.29%。“有些保险公司另类投资的额度已经用完了,新配置资产可能更多地考虑其他几个途径。”曹石表示。

  不过,尽管几大类资产配置的占比将发生较大变化,但这并不能改变险资配置将以固定收益资产为主的格局。

  “险企投资必须求稳,在此基础上求高。”曹石分析道,2015年,险资投资还将呈现更加多元的格局,此前不断放开的政策将在今年的投资实践中有更多体现。

  保守估计

  入市资金超2700亿元

  加仓权益类资产配置已经成为保险行业的共识。那么,2015年,保险行业有多少新配置资金,又有多少将进入权益投资市场呢?业界认为新配置资金约占资金运用余额的10%,即9000亿元,而其中的30%(即2700亿元)将投向权益市场。

  据中信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信息,该公司研究员于2014年年底对新华保险(行情,问诊)进行了联合调研,在谈到2015年的大类资产配置时,新华保险表示2015年权益配置偏积极,将结合市场情况择机增加配置。对非标投资总体上比较谨慎;理论上还有空间,占比不会提升很快,增长不会像过去那么快。

  同时,中信证券元旦前邀请中国人寿(行情,问诊)投资部、精算部等负责人与投资者进行的电话交流会议则传达出这样的观点:预计今年险资至少主动加仓3个百分点。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14年险资主动加仓力度不大,但2015年加仓权益是大概率事件,预计至少主动加仓3个百分点。

  具体到新入市的险资规模,则预计约有2700亿元。依据在于,截至去年11月底保险业投资资产约8.9万亿元,保险资产久期平均5年-8年,中信证券预计2015年到期再投资资产占比至少10%,再考虑到新增保费带来的净现金流,2015年保险公司需要新配置的资产占投资资产之比超10%。而据中信证券保守估计,这些新配置资产中有30%将投向权益市场,也就是约有2700亿元保险资金新进入权益市场。

  “在低利率环境下,预计2015年保险资金可能投向包括权益、非标资产、高等级信用债等三个方向。部分保险公司非标资产占比已经较高,行业平均占比21.3%,大幅提升空间不大;AAA级企业债目前收益率5.0%,高等级信用债的配置优势也在下降;预计权益资产配置的相对吸引力在上升,保守假设新配置资产30%投向权益市场。”中信证券上述研报指出。

  2015年寿险市场发展看好也是险资加仓权益类资产的一个重要理由。今年的开门红业绩似乎超出了常人想象,据媒体报道,上市险企开门红,4天保费就抵去年1个月。平安证券发布的2015保险业年度策略报告指出,由于2014年保险行业投资情况较好,加之利率市场化进程,市场收益率下行趋势明显,预计2015年保险行业保费增速为15%。“新增保费和再投资资金都不会少,险企还是有一定的投资压力,从债市、另类投资市场和股市的发展大方向上看,今年险企铁定加仓权益资产,现在,元旦已过,不少险企的加仓序幕已经开启,全年的投资规模值得期待。”曹石表示。

  在保险主体不断扩容、投融资渠道次第放开的大背景下,我国《保险法》新一轮修改工作日前正式启动。

  上海证券报从相关渠道获悉,《保险法》的修改建议稿日前已草拟完毕,并已召开专家论证会,在行业内外小范围进行了征求意见。在一系列流程走完之后,有望于今年年中报送到国务院法制办。

  作为保险行业的纲领性文件,《保险法》上一次修改是在2009年。

  从记者拿到的建议稿来看,这一次对《保险法》的修改共有52处,主要是对其中的保险业法所涉及的经营规则、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修改。

  其中,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有所调整。如将“年金保险”纳入了人身保险业务的范围;此外,还增加“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以经营医疗责任保险业务”。这一新增条目,被部分业内人士视为是对分业经营原则的一大突破。

  此外,还抬高了保险公司股东的准入门槛。2009版《保险法》的规定是,“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二亿元”;而这次修改增加了,“最近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人民币十亿元,最近三年的资产负债率不高于50%,净资产不低于二亿元且为拟出资金额的10倍以上”。

  抬高股东门槛的一个大背景是,近年来,各路资本热捧保险牌照,尤其是一些民营资本更是把保险公司视为资金池平台,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根据建议稿,《保险法》还将对市场关心的保险资金投融资进行修改。

  在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范围,增加“投资股权、股权基金;投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这两项,并增加“保险公司应当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建立健全保险资金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融资渠道方面,新增“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发行权益性资本工具、债务性资本工具以及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资本工具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制定。”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保监会全面放开了所有境内外投资品种和渠道,而此次只是将“投资股权、股权基金,投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这两项纳入法律,意味着除2009版《保险法》中的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投资不动产之外,上述两大品种已被视为未来保险资金投资的新主流方向。

  而涉及融资渠道内容,则是首次被写入《保险法》中,折射出此次《保险法》修改的市场化基调,激活市场在资产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释放保险机构活力。

  从建议稿来看,修改后的《保险法》,除提高保险公司股东的准入门槛之外,也同时加大了对保险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如,除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保险公司之外,又将“治理存在重大风险的保险公司”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对于这些保险公司,保监会可采取的监管举措也增加了“责令调整业务结构或资产结构”这一项。

  此外,还具体新增一条,“对存在严重流动性风险的保险公司,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要求公司提交流动性改善计划,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监管措施:责令增加资本金;限制向股东分红;限制资金运用的形式、比例;要求公司提高流动性资产配置比例”。

  今年以来,正德人寿、信泰人寿等多起事件的发生,拉响了保险机构须加强公司治理及内控的警报。鉴于保监部门已对此展开行动,建议稿也拟以法条形式明确,如新增“保险公司股东存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或者其他损害保险公司利益行为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限制其股东权利,并可以责令其转让所持的保险公司股权”。


(责任编辑: 刘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