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安邦左拥民生右抱招行 银保联手“免不了”合作啥

2014年12月30日 07:30    来源: 证券日报     张 歆

  这种“免不了”的合作至少在业务合作、融资渠道、市场估值、公司治理等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和董事会的席位已经不能满足安邦系对于民生银行的“好胃口”。

  民生银行12月25日晚间的公告显示,安邦集团对于民生银行的增持并没有因为其获得第一大股东的地位而停滞,截至12月25日,安邦保险持有的表决权已经达到15%;此外,安邦对于招商银行的控股比例也已经高达10%。

  此前,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在投资者见面会上表示,与大股东安邦的合作“免不了”。“银行与险企在业务上本来就有相当高的契合性,安邦虽然出手阔绰,但是其主营业务在险企的行业排名中并不算顶尖的,如今大手笔投资银行,既可以美化财务报表,也可以快速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和无形资产价值,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了”,一位资深并购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一个月内三度

  举牌民生银行

  安邦系收购民生银行的速度超乎市场想象:从12月1日宣布持股超过5%至12月25日表决权达到15%,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安邦系已经三度举牌。

  民生银行12月2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当日收到安邦人寿、安邦财险、安邦保险集团和和谐健康保险通知,信息披露义务人持有民生银行普通股股票共计47.8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06%。再加上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于12月17日委托给安邦保险集团行使表决权的3.19亿股民生银行A股普通股股份,安邦系持有民生银行具有表决权股份总数达51.06亿股,占比高达15%。这也是十日之内安邦系再度举牌民生银行。

  此前的12月17日,安邦系持有民生银行具有表决权股份比例仍为10%,股份数为34亿股,但彼时安邦系已经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

  再将时间回放,民生银行12月1日晚间曾发布公告称,截至11月28日,安邦保险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合计持有该行A股股票共计17.02亿股,首次达到民生银行总股本的5%。

  此外,截至12月9日,安邦系持有25.22亿股招商银行,占总股本的10%,位居第二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招商局集团尚相差8.6个百分点(约22亿股)。

  比较有趣的是,当初为了举牌招商银行,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安邦系曾经凶悍减持民生银行。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安邦财险当时持有民生银行A股13.87亿股,数量仅次于新希望集团,为第二大A股股东,然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安邦的持股数量骤降至7.6亿股,该公司也是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中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唯一一家减持的股东。

  银行与险企的

  N个契合点

  12月23日,民生银行召开股东大会,会上补增安邦保险集团副总裁姚大锋为董事会董事的议案已获民生银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作为民生银行原来第一大股东的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表示,可能为安邦人寿董事长姚大锋进入董事会投下赞成票(从最终的股东大会表决结果来看,刘永好应该是确实投下了赞成票)。刘永好坦言:“对于安邦的大笔增持,我们考虑了好久,是好还是坏?实际上,谁给民生银行带来价值就拥护谁,安邦可能对民生银行的存款和业务发展带来很多积极影响。”

  在随后的投资者交流会上,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表示,拟与安邦深度合作。他认为,今后金融机构一定是走向混业经营,与作为保险公司的大股东的安邦合作免不了。

  事实上,就目前情况分析,这种“免不了”的合作至少在业务合作、融资渠道、市场估值、公司治理等四个方面展开。

  从业务层面来看,银行与险企的合作需求是非常明确的。银行存款端需要险企的大额低成本资金,险企需要银行作为代销渠道,此外双方都希望实现综合金融的交叉销售。华泰证券的分析也指出,安邦集团未来大概率形成金融全牌照的综合金控平台,那么民生银行将定位为其中一极,或将受益于平台综合交叉销售能力提升;巨量保险资金为民生负债端提供弹药,缓解存款获取压力,资产端经营则需长期观察。

  从融资渠道来看,险资是银行补充资本充足率的重要通道,而银行股权是险资获得稳定收益或股息率的最佳选择。

  从二级市场估值来看,由于银行股是险资的“标配”且往往规模巨大,险资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是银行估值的最重要守护力量,而银行股也是险资庞大资金二级市场投资的安全港。

  从公司治理来看,安邦被传将于明年启动H股IPO,分析师指出,“资本市场观察保险公司主要关注保费收入和投资收益。近年来,安邦的保费收入增长很快,但受到银保渠道拖累,近期保费增速有所放缓,如果要启动IPO,良好的投资收益必不可少”。不过,对于民生银行而言,安邦增持前,其股权结构分散,金融创新能力居行业前列,安邦入驻后民生银行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治理效率还需观察。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