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一位八旬老人炒“现货白银”,称两年赔了30余万。他说,在今年3月1日,在未经他同意的情况下,一家上海的公司在深夜1个多小时内“替”他完成242次交易,仅手续费就需要2.4万元。
觉得自己肯定能赚到钱 不想赔了30多万
老人说,他是一名退休医生,开了一个小诊所,家里不缺钱,以前曾经炒股多年,但收益不佳。“记得是2012年的夏天,我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一家天津的贵金属公司打来的,邀请我炒现货白银。感觉交易灵活,还有高收益,我就同意了。”
但在这家公司一直赔钱,后来他又换了几家公司,到目前,他已经在8家公司有自己的账号。
对于炒现货白银,老人的家人都不同意,但他一直坚持。说起原因,他说,因为现货白银“不只是能买涨,还能买落”,而且能追求下预测成功的心理感受,“我就是觉得我肯定能赚到钱。”
那到底赚到没有?老人说,一共赔了30多万,而且,因为一起纠纷,他也终于萌生退意。
深夜一个多小时交易242次 赔掉5.2万元
老人所说的纠纷是指一系列“不正常交易”。
老人给记者打出了一份客户记录,上面显示,今年3月1日凌晨零点34分到1点58分,他的一个账号买卖信息非常频繁。“1个小时24分钟的时间内,根本不顾亏损,以特快的速度买入,然后立即卖出,卖出后又立即买回,竟然做了242次买卖交易。每买卖一次的交易时间仅为:约0.347分。”
老人说,3月3日早上7点他一打开电脑,吓了一跳,账面余额少了5.2万元。
损失不难理解,老人说,如果迅速买入再卖出,就肯定会亏损。而“每购买一手”,比如买进白银20千克,无论是买涨还是买跌,都是1200元,买进卖出,就是两笔交易,每次都需要收手续费100元。这5.2万元中,那242次买卖所花掉的手续费就需要2.4万元。
老人强调,这些交易的操作完全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那是谁操作的呢?
老人说,2013年秋天,他接到上海一家公司的电话,一名姓胡的推销员推荐他炒“现货白银”,并给他推荐了一个陈老师帮他炒。他表示同意,存入了10万元钱,但不久就亏了不少。后来,这位陈老师又介绍让他的领导“王主任”帮他炒,还是赔。
这么多人帮他炒过白银,所以老人就想知道那天晚上到底是谁“替”他进行的交易。他先打电话给姓胡的推销员,对方承认是他找人帮他炒的,理由是看他赔得太多,想好心找人帮忙炒回来,找的那个人姓张,而且这个姓张的很快打来电话,说:“帮忙操作,以后再给补回来吧。”
老人显然不认可这个说法,他又打电话给陈老师,陈说将情况汇报给了“王主任”。“王主任”说:“公司有责任,但你将密码告诉给了他们,也应负一定责任。”
说起将密码告诉胡、陈等人,老人表示无奈,白天在诊所,没有网络,难免错过交易最佳时机,“他们公司告诉我有电话委托交易,所以我就告诉了他们密码,进行过委托交易。但告诉密码,不等于他们可以不征求客户同意啊。”
当事人全失联 想维权却遇到举证难
老人在等待公司进一步处理结果时,今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一些“现货白银”机构的不当行为,等他再联系胡姓推销员,对方称“曝光后就不干了,你也别再炒了”。此后,人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老人说,包括胡姓推销员、陈老师、王主任,他现在都联系不上了。
昨日下午,记者也拨打了胡姓推销员的电话,发现已经为空号;王主任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那名陈老师的电话拨通后,说了句“找哪个陈老师?”随后就挂断了;查公司电话,其中联系人的电话也已为空号。
为了追回损失,老人最近报了案。“因为认为是财产纠纷,所以警方没有受理,建议我进行起诉。”
老人说,因为这家公司是一处交易所的会员单位,因此他决定向该交易所进行投诉。
而拨通交易所的投诉热线后,工作人员答复,如果要确认是会员单位工作人员的操作,需要举证,证明当时确实是属于对方操作的,交易所会进行处理。老人感觉,这个举证实在困难。
业内人士:炒“现货白银”高风险需谨慎
长春市张先生在今年上半年曾经代理过一现货白银的平台。他说,炒现货白银应该选择正规交易平台。而类似的投资行为,本身就存在着高风险,老人进行理财应该慎重。当时他合作的公司,实际上赚取的一大部分利润就是客户的手续费。除了手续费,另一部分收入来自客户的亏损,被称为“头寸”,“实际上以前那些非正规平台的代理商,和客户是在对赌。”
因为“现货白银”的很多客户并没有相关常识,因此往往在指导老师的建议下操作,并且会将账号和密码交由指导老师,就很容易出现类似的问题,所以张先生提醒:“不要盲目相信指导老师,因为如果指导老师的水平真的很高,他们没必要做指导老师。”
本报记者 彭洪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