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11月4日讯 (记者 张桔) 近几个交易日以来,两市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走势:在五连阴后收出五连阳,上证综指成功地站稳了2400点一线,而深成指数则在一度跌破8000点的背景下站稳了8200点的整数关口。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有趣的一点是,上周收红的四个交易日中,沪市的成交量逐日增加,四天的交易额从不到1600亿涨到了将近2500亿的水平,价升量增成为牛市中各方所喜闻乐见的一个局面。而赚钱效应激发着各方蜂拥进场抢筹,公募基金作为机构的代表,自然义不容辞地吹响了机构冲锋的号角。
公募悖论:1500亿资金驰援股市?
来自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表明,截至10月31日,余额宝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已经下行到4.112%,接近了4%一线,而天弘增利宝今年以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从6.7%一路下滑至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余额宝收益是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因为某种意义上,余额宝代表的无风险利率下行是支撑资本市场走强的重要理由。且当宝类货基风头渐衰之时,权益类基金实际上借股指攀升走上了一条阳光坦途。
来自万德资讯的统计表明,刚刚过去的10月,内地正式公告并发行的基金就有26只,而目前市场上正在发行的基金有42只,而已经公告并等待发行的权益类基金还有两只:分别是国投瑞银信息消费和南方绝对收益策略。而10月新基金的平均发行份额约为39.66亿,单只接近了40亿的水平,而这一水平也是今年以来单月募集的新高,这一数字也将此前1月份的18.32亿远远甩在了后面。
有趣的是,如果粗略按照40亿的水平测算,目前在发和将发的基金或许能够募集到将近3000亿的资金。而考虑到不同种类基金的股票仓位规定不同,即使只按照50%的仓位水平测算,通过新募集的基金,股市也有望陆续迎来约1500亿的资金驰援。而资金是股市持续上涨的推动力。一位北京的证券分析师指出,目前的股市正在迎来正向的多米诺循环,在去地产化效应和去信托化效应的力推下,资金进入股市推动了股指的进一步上涨,而其又间接刺激了新基金的发行,今年以来“并购—增发—股价上涨”的例子屡见不鲜。从某种意义上说,二级市场正在迎来一个增量资金颇为充裕的幸福时期。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在增量资金奔腾入市的同时,存量资金有逐渐流出市场的迹象。两个反向变动的数据说明存量资金的悄然变化。稍早前刚刚结束的三季报显示,公募基金在三季度大幅度加仓,其较第二季度整体加仓了4.79%个百分点,而整体的仓位达到了88.27% ,这一水平已经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88魔咒”警戒线。
而最新一周的仓位统计已经表明,尽管指数突破了2400点,但整体的仓位水平在过去的一周已经在悄然下降。来自于众禄基金研究中心的最新一期仓位测算表明,在总共537只偏股型基金中,当周有198只基金仓位基本保持不变,有136只基金加仓,而有303只基金则选择减仓,减仓的明显增多。
前述的证券分析师表示,上一周公募基金的仓位大幅度下降,显示公募基金借助市场反弹迅速降低了仓位,同时获利了结了部分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当然,这其中不排除部分业绩优异的基金借助反弹降低仓位锁定排名的初衷。
后市分歧:高位震荡还是直冲云霄?
从目前的盘口来看,机构对股指的后市看多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只不过是仍然几连阳式的持续上冲还是高位震荡式地曲线迂回,以时间换空间这一模式逐渐成为主流的认识。
华商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梁永强指出,牛市有可能才刚刚开始。究其具体的原因,居民财富的再配置是这轮牛市的动因,并且刚刚开始。目前有钱人的资金源源不断地向权益市场上流动。2013年做得好的私募规模增长5倍至10倍,这一势头仍在持续。从6月开始,权益类公募基金的净申购已经开始,说明普通老百姓的钱也在进场。
梁永强认为,无论是存量财富转移配置,还是资产证券化,都是为经济结构转型做准备,而经济还没有到发力的时候,所以去年以来的行情还只是开始,这是对整体市场的判断。至于调整,可能随时随地都会有,但都不会有大级别调整。
无独有偶,在近日被媒体披露的“徐翔饭局”事件中,相关的公私募操盘手们也得出了较为一致的共识:由于经济环境正向好的方向前进,实体经济也有所改观,所以不必过分担心外部流动性带来的问题,这也是本轮上涨行情的主要原因。但在看好明年结构性机会的同时,精英们也认为未来市场的波动区间可能会加大。今年的波动区间在400点左右,而明年的波动区间也许在600点,且未来一两个月大盘将面临调整。如是论断,至少在2014年剩下的两个月时间内,2500点或许也就是大盘反弹的终极目标了。
而不论指数在有如何辉煌的表演,扎实地赚到真金白银才是硬道理,从这个角度上看,选对行业与个股,才让我们有理由期待正在襁褓中孕育的跨年行情。对此,好买的报告指出,上周机械、电力设备和轻工制造均呈现加仓态势,显示公募基金的配置开始向代表“中国制造”的低估值蓝筹转移;银行等板块遭受较大幅度减持,显示公募基金开始借助银行的大涨获利了结。
业内人士指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核电、军工、新能源、环保、国企改革以及代表消费升级的移动互联、医药等行业仍被机构普遍看好。且在低价股、小市值行情中,改革主题、新经济概念广受追捧。
2400点了,亲,您会入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