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蛋鸡养殖户:用期货价格指导生产

2014年10月30日 10:43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湖北黄冈浠水的鸡蛋价格与大商所鸡蛋期价的相关性可达85%,鸡蛋期货上市后,我们可以提前通过期货市场卖出产品,此外,通过对比期现价格,我们对什么时候补栏、什么时候淘汰、可以上多少新鸡等更有把握了。”湖北省浠水县蛋鸡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昨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浠水县是湖北省养鸡第一大县,也是全国养鸡大县,这里的鸡蛋对全国鸡蛋价格影响在全国数一数二,与全国鸡蛋均价相关性高达93%。10月28日,记者走访浠水县蛋鸡产业大会发现,包括期货公司、商品交易所、数据研究机构在内的鸡蛋金融行业正携手蛋鸡产业链,从多元和立体的角度共同促进蛋鸡行业发展。

  利用期货市场指导生产

  浠水闻名鸡蛋行业,不仅因其是全国养鸡大县,也归因于神鹭鸡蛋交割厂库位于浠水县,且鸡蛋期货第一次交割的买方为浠水蛋鸡养殖企业。

  不过据记者了解,尽管蛋鸡养殖已经成为浠水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也仍然存在“生产规模普遍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的特点。为稳定行业发展,更好地利用期货市场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2013年11月8日,鸡蛋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作为国内首个生鲜品种,鸡蛋期货的上市丰富了国内期货市场品种体系,并给蛋鸡业提供了规避“鸡飞蛋打”市场风险的工具。

  “鸡蛋期现价格相关性很大,我们一看明年的远期价格在4.8元/斤左右,有利润就可以补栏,如果远期价格在4.2元/斤左右,没什么利润明年不补栏了。”一位蛋鸡养殖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还从一位鸡蛋贸易商处获悉,正由于对现货价格、存栏情况和鸡蛋产量都比较清楚,今年他在期货交易上获利丰厚。“我走访过浠水所有的大型蛋鸡企业,对现货价格涨跌规律比较了解,期现结合之后,我做了1409和1501合约,利润率都在100%以上。”

  如芝华数据CEO黄劲文所言,及时、准确的鸡蛋价格,能够增进现货价格的透明性,提升养殖户的议价能力,同时也可以为鸡蛋生产、现货贸易等提供行业指导。

  场外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尽管一些养殖企业利用金融服务生产的意识越来越强,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一些蛋鸡养殖企业养殖规模小、可用资金少和对期货市场不熟悉等原因,对参与期货交易仍然有些顾虑。

  针对这些现状,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一些期货公司开始探索鸡蛋目标价格保险等期货场外创新。美尔雅期货副总经理孙晋就表示,目前他们公司正在推广两种鸡蛋目标价格保险方案。

  “方案1只有1个结算日期和1个起始赔付价格的一定数量的单份保险方案。例如:鸡蛋现货价格为5元/斤,某保单约定以4周后第一个工作日为结算日,起始赔付价格为4.9元/斤,保险数量为10000斤,现货价值5万元。另约定以浠水蛋鸡协会的结算日4点的鸡蛋价格为结算价格。保单价格850元。”孙晋表示。

  这也就意味着,假如鸡蛋价格上涨至5.5元/斤,现货每斤收益增加0.5元,收益共增加5000元;而如果鸡蛋价格下跌至4.5元/斤,保单每斤赔付0.4元,保单共赔付4000元。

  如业内人士所言,价格保险将农户的养殖风险转移到提供保险的中介机构,假如禽流感再度袭来,可能有些养殖户就要破产,有些人可能现在还没有这种保险意识,但如果有价格保险,他们就可以减少很多损失。


(责任编辑: 宋沅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