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在更多领域“开门迎接”民间资本

2014年10月24日 21:4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李晓喻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更多领域向社会投资,特别是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有利于盘活中国经济这一“大棋局”。

  2014年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跌至7.3%,创五年半以来新低。投资动力亦渐显疲弱。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6.1%,增速比1-8月回落0.4个百分点。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经济行稳致远备受关注。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了加速“开门迎接”民间资本的重要性。会议明确提出,要在更多领域向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敞开大门。

  会议决定,要进一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水电、核电项目,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引入民间投资者,加快实施引进民间资本的铁路项目等。

  事实上,2014年以来,中国官方一直把鼓励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步。从为民间资本列出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油气管网设施等领域共80个项目的“投资菜单”,到推进行政审批、投资体制、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民众创办企业提供便利,再到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撬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官方为民间投资一手“松绑”,一手“加油”。

  这一系列举动已经成效初显。在投资整体增长乏力之时,民间投资逐渐成为引人注目的亮点。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速高于同期投资整体增速2.2个百分点,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达到64.7%;同期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超过一万户。

  分析人士认为,本次会议提出向民间资本进一步敞开大门,是兼顾当前经济形势与长远经济发展的多赢之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对中新社记者指出,“稳增长”实质上就是稳投资。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产能过剩严重,地方政府投资因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下,加大吸引民间投资的力度无疑将有利于稳投资,进而稳定经济增长。

  在徐洪才看来,作为当前经济政策的一大抓手,吸引民间投资除稳定增长外,还有利于调整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加速政府转变职能,“这步棋下好了,整盘经济棋局也就活了”。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也表示赞同。他指出,吸引民间投资“不是短期内的权宜之计”,其更深远的目的在于长期的经济结构调整,拉动就业,为民众带来更多福利,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获得持久“续航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长期以来阻碍民间资本迸发活力的多重阻碍,本次会议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破解之道。

  目前,虽然电力、铁路等特许经营领域逐渐放开,但由于各种“明迎暗拒”的“玻璃门”、“弹簧门”的存在,民间资本要真正进入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针对这一痼疾,本次会议明确指出,要营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投资环境,与其他简政放权措施形成组合拳,以改革举措打破不合理的垄断和政策壁垒,使投资者在平等竞争中获取合理收益。

  这“三大公平”无疑将解民企发展燃眉之急。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锡培曾直言,民营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公平。

  针对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这一制约中国民营企业的瓶颈,本次会议提出,要创新融资方式和信贷服务,发展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重点领域建设项目开展股权和债券融资。

  不过,多位专家也提醒说,要让民间资本真正迸发活力,还需要做更多事情。

  在祝宝良看来,逐步放开对民间资本的限制后,如何有效依法监管市场将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徐洪才也表示,由于涉及深入的利益调整,把打破垄断真正落到实处绝非易事,需要官方以有力的措施和坚强的决心来推进。他注意到,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今年5月被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列为九大改革事项之首,“这说明吸引民间资本是具有连续性的长效措施”,今后料将有更多措施出台。(完)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