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经济学热词。上世纪“二战”前夕,美欧世界制造了“大萧条”。前些年,高通胀时代的中国民众每月都关注着CPI的增减变化。次贷危机从美国肇发,量化宽松则为全球熟知。后危机时代,日本流行射箭的“安倍经济学”,中国则流行“新常态”……
这些经济学名词,对于普通人而言,或许只是说说而已。但其内涵,却是相关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宏大命题。按照美联储的预定计划,美国量化宽松第三版即将在本月退市。虽然全球市场早有准备,但是脆弱的全球市场神经过敏。美国股市债市的低迷,以及对中欧日股市的传导效应,给全球经济带来凛冽寒意。当前,对全球市场乐观期待得少了,各大机构更担心上波经济危机尚未消退,新的全球危机再次袭来。
年内流行的经济复苏论,开始偃旗息鼓。即便是一枝独秀的美国,对于惨淡的全球市场也谨慎起来。美联储加息的时间表,变得模糊黯淡起来。
救经济仍是当务之急。但是如何救,主要经济体却无立竿见影的良策。二战以来,全球经济到了最彷徨的时期。由于全球化弥漫到全球各个角落,危机让所有国家都不能全身而退。让某个国家先复苏,然后再将复苏的希望遍洒全球。美国三波量化宽松,正是基于这种逻辑——当然是美国依傍其超级大国实力和美元信用让全世界不得不屈服的逻辑。但现实是,美国经济虽然复苏了,但脆弱的复苏对全球经济的引擎作用效用式微。所以,当美国希望退出量化宽松并逐步走向货币政策常态化时,全球市场依然难以淡定。
要想界定危机、后危机和复苏的界限,美国给世界出了一道难题。只能说美国救经济“还算成功”的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弥漫性的影响——希望和失望交替出现,搞得全球市场无所适从。
日本也一直在量化宽松,而且初期效果不错。去年底到今年初,日本首相在国际双边和多边场合一直都在推广“安倍经济学”。10月22日的FT中文网对此调侃道:“至于日本,至今它似乎仍甘愿扮演美国‘跟屁虫’的角色,老板一声令下,它自然会乖乖印钞。”
但在“安倍经济学”射出“第三箭”后,日本的经济成绩单不够乐观,第二季度日本实际GDP增长率为-6.8%,创下2011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大跌幅。10月21日,日本内阁府发布了10月份经济展望调查报告,连续第二个月下调对经济的基本评估,认为个人消费以及工业产出受消费税上调的拖累持续不景气。而消费税调整,则是“安倍经济学”的核心要素。
一直是进行时的“安倍经济学”,要达到何种效果,何时是终点尚不得而知。关键是,用极端通胀逆转通缩,本身就是以毒攻毒的危险做法。
欧洲央行本不该垂头丧气,但是主权债务危机的幽灵刚刚散去,这个联合体又面临通缩困境。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显然没有美联储主席耶伦的权力。他要想在欧元区推行美国式的量化宽松政策,要经过28个国家的同意,尤其是欧元区老大德国的首肯。危机时代,德国经济表现一直很好,这也避免了欧元区的瓦解。现在,“欧猪五国”不再危机缠身,德国经济却成了强弩之末,欧元区经济的火车头引擎力道不足,二季度GDP下降0.2%。
现在是德拉吉时间,在德国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可能更容易获得德国同意下的欧版量化宽松。不过,欧元不是美元,德国也不是美国,德拉吉更不是耶伦,何况28个国家的经济表现也良莠不齐。欧版量化宽松,属于内部消化式的经济刺激,不像美式量化宽松那样,美国感冒全球吃药。
中国第三季度增长率7.3%,依然维持下行趋势,但也稳定在经济新常态的经济增速区间内(7.5%左右)。值得关注的是,中国9月份的通胀指数降至1.6%。但中国政府给出的笃定答案是,没有量化宽松,只有结构调整。
量化宽松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不管是完成时、将来时还是进行时,三大经济体的量化宽松魅影都昭示着全球经济远未脱离危机险境。(作者张敬伟,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