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这个原来只能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身影,早已成为了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今年以来,各种仿真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成果竞相发布,更是让这个本来就十分火爆的行业更上一层楼,众多企业开始从旁观者和采购商的角色转变为生产商,据统计每年新增机器人企业有50家左右。
但是在企业扎堆式地进入机器人领域时,2014年绵阳科博会上,专家却呼吁企业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在他们看来,现在机器人行业外表光鲜,但内里却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市场想象中的高利润。在国内,不仅仅是机器人行业,智能穿戴行业也一样,都是“架子大”,但是却缺少实质性的东西——关键技术的突破。
企业竞相涌入机器人行业
2013年,中国市场总共销售了36860台工业机器人,增长41%,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预计,2014年这一增幅有望达到70%。按一台重165公斤的工业机器人24万元的售价计算,2014年工业机器人的销售收入将超过百亿元。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资金的投入。现在,各地各企业纷纷投入这个最热门的行业。王天然说,每年机器人企业要新增50家左右。
谈到机器人的未来,王天然十分看好,他说,未来制造业对机器人的需求是肯定的。但就目前来看,机器人过热,在中国是非常清晰的。
现在的机器人行业,似乎又要上演当年多晶硅行业的历史。在多晶硅刚开始出来时,前景一片广阔,于是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纷纷扎堆进入,至今,不过几年的时间,各地的多晶硅生产线纷纷关闭停产。
有一组数据也可以证明王天然的这一判断。截至2013年底,中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总销售量为3.68万台,总保有量为13.4万台。而把全国各地在建的这些机器人项目的产能相加,则达到几十万台。即使是全球,2012年机器人的销量也才16万台,现在中国的产能明显过剩。
除产能过剩外,中国机器人企业的盈利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王天然说,中国因为关键零部件靠进口,所以生产一台机器人的成本比国外企业高了很多。同一类型的机器人,国内的生产成本要29.9万元,国外只要16.86万元。所以即使机器人售价很高,但是国内企业的利润却不高。
王天然希望企业在进入这个领域时,不要被激情冲昏了头,要冷静判断。“现在资本市场机器人概念很火,但是现实生活中,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却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王天然说。不仅仅是机器人,智能穿戴行业也是如此!
智能穿戴概念大于实质
苹果和三星这两大智能手机的龙头,已经将战场蔓延到了智能穿戴领域,2014年更是被看作是智能穿戴的元年。今年以来,智能穿戴一直消息不断,先是三星Galaxy Gear面世,再是谷歌眼镜发布,苹果i-Watch更是从未缺少过关注,虽然今年秋季新品发布会,i-Watch并没有出现,不过市场预计其明年上市的可能性很大。
从已经问世和即将问世的可穿戴设备,基本有四大类:运动和健康辅助的JawboneUp、Nike+Fuel-band、FitbitFlex以及国内的咕咚手环、大麦计步器等;可以不依附于智能手机的独立智能设备iWatch、三星Gear、果壳智能手表;作为互联网辅助产品的GoogleGlass、百度Eye类产品;与物联网密切相关的体感设备MYO等。
从已经面世的这些智能穿戴产品来看,市场的反应并不佳。现在市场上缺少成功案例,缺少典型产品,缺少统一标准,我国的智能穿戴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这个阶段上,虽然国内很多企业都宣称涉足了智能穿戴领域,但原创的很少,大多都是抄袭,山寨现象十分严重。有说法称,2010年可穿戴设备概念刚兴起时,进入山寨厂商屈指可数,到了2013年,有名可查的山寨厂商已近百家。这些产品做工粗糙,功能只是简单的侧重、计步,离市场的预期还十分遥远。
另外这些可穿戴设备,从应用的角度讲,也存在着许多缺陷。比如在智能眼镜上安装一个导航系统,就需要考虑到用户通过眼睛观看而不会影响到其开车和行走等。另外智能手表现在续航能力也仅有两天左右,许多用户都在吐槽,因为两天充一次电,显然十分不方便。
为了进一步推动智能穿戴行业的发展,3月27日,国产智能穿戴设备平台在北京发布。从未来前景来看,智能穿戴行业确实大有可为。但从现在来看,虽然资本市场对于智能穿戴一直很追捧,但就盈利来看,现在智能穿戴还仅仅是概念大于实质。在科博会上,专家也提醒,对于这些过热的高科技行业,市场更是应该冷静看待,而不要去一窝蜂地投入。